分析/股市本周若飚升 央行加息有望近期落地

来源:星岛环球网      2007/5/14   浏览3272次   

不要再怀疑中国央行升不升息了,现在的问题是,央行将选择什么时候升,将会如何升。如果本周中国股市继续前期的飚升态势,也许央行马上就会将另一只靴子“落地”,但如果中国股市本周有明显的回落,或许央行还会继续观望。

四月份金融运行数据显然将使市场产生明显的加息预期。根据中国央行13日公布的数据:4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7.1%;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20.0%,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1至4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1.8万亿元,同比多增2737亿元;当月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4220亿元,同比多增1058亿元。

《金融时报》评论员陈旭敏分析道,一个“我忖度之”的猜测是,虽然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仍然趋热,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犹在,通胀压力也在蠢蠢欲动,但目前中国央行可能动用的这个货币政策工具似乎主要针对过热的中国股市,虽然也可以一箭多雕。

中国央行“前所未有”地打破常规,选择在13日提前公布四月份的金融运行数据,偶然之中似有深意:主要是配合中国银监会上周五(11日)调整的银行QDII政策。如果中国大陆持有三十万元以上的银行客户通过银行投资境外股票,将可能剌激香港股市上涨的话,那么13日公布“将产生升息预期”的四月份金融运行数据,或许将会使香港H股“冷静”,从而避免带动中国A股上涨。当然如果中国A股听不出警告的话,加息肯定会如期而至。

有媒体早前预期,只要中国股市继续飚升,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将会鱼贯而出:近日来,中国证监会警示炒股风险、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杭萧钢构高管、中国银监会调整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业务境外投资范围,而中国央行也选择周日(13日)“前所未有”地提前公布四月份金融数据,配合上述调控政策,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金融时报》文章称,如果像前两次一样,又将下次可能的央行加息视为建仓的最好时机,或许是大错特错。虽然与目前股市的投资收益相比,中国央行升息的利率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目前中国股市已经不是前期那只膘肥体壮的那只骆驼,现在似乎更像一只筋疲力尽的骆驼,经过去年底以来的全力冲剌,目前似乎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是一根稻草也有可能将其压跨。

中国银行高级分析师温彬也认为,当前资本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影响远大于对资产业务的影响;目前加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非常充足,央行在未来一个月内加息的概率非常高。

流动性方面,温彬认为,部分商业银行已出现抽紧,但下半年有可能出现一定回调。根据存款数据,居民户人民币存款减少1674亿元,同比多减2280亿元(去年同期增加606亿元),居民储蓄存款出现两个倾向:存款增加幅度趋缓,活期化倾向严重。去年同期,活期储蓄存款占居民人民币存款的34%,而今年上升到37%。这与去年来股市火爆密不可分,老百姓都将钱放入活期账户,以备择机投入股票或基金。他说,“由于存款的增幅下降,使商业银行流动性进一步减少。”

此外,温彬预计,未来一个月内,央行将再次加息。他表示:“目前,加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非常充足。”
[$page]

从必要性看,今年以来,央行连续四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久前又定向发1000亿票据。部分商业银行流动性已经出现抽紧现象。但是,仅对商业银行采取措施是不够的。从贷款数据不难看出,由于中国投融资需求旺盛,贷款表现十分突出。今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也显示,贷款占融资比重98%,去年同期仅占91%。这与我国一直以来提倡的减少对银行融资体系依赖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央行必须对投资需求方采取更多举措,通过加息的手段直接作用到市场方面。

从可行性看,中美利差已经不再是国际资本套利的重头。目前,国际投机资本紧盯房地产和股市。通过加息,则能对房地产和股市产生一定“降温”效应,反而有利于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

不过,对于中国央行来说,一个可能的负面结果是,根据2004年以来的数据显示,每次中国利率上调,都是中国外汇占款大幅飚升的时候,然后又是流动性泛滥、贷款膨胀,固定资产投资和资产价格又将有米之炊。

可以肯定的是,加息虽然不是中国央行目前平衡内外经济的最佳货币政策工具,但是,在目前人民币汇率窄幅波动、国际资金在中国变相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蓝子里,除了加息外,几乎没有可以吓唬市场的工具。

当然,在目前中国股民非理性的群体性癫狂前,中国央行加息能不能给中国A股降温,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对股市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虽然让股市强行着陆不是其初衷,但如果中国股市不听警告,继续“我行我秀”,也许更多的升息留在后面,更多的政策也会在后面虎视眈眈,直至非理性的股民黄粱梦醒。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