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11月2日的《人民日报》第20版,一篇《创新才有好日子》的文章,再次让我们的电动车行业引人关注!文中以新日产品MIKU为例,讲述我国企业“巧借外脑搞创新”的故事。
【中国电动车网讯 记者李昊泽】 今天,小编翻阅案头的报纸,翻到《人民日报》时,居然发现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电动车行业再次上了国家级重磅媒体!实在是太出(jing)乎(cai)意(jue)料(lun)了!
小编还清楚的记得,上一次电动车行业被国家级媒体赞赏,还是在2015年8月2日的《新闻联播》,当时的《新闻联播》,是这样报道的:

没错!就是新日电动车!这是目前为止行业内第一个上了央视新闻联播的电动车企业,除了视频前背景的交代和结尾的话题延伸,新日电动车在在央视新闻联播中整整露面了35秒!新日董事长张崇舜接受了央视采访报道!

“新日在科技创新的活动中,得到了政府部门有力支持。政府部门搭建了各类技术合作的平台,并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开展双向服务,通过借力政府资源,帮助企业节省了时间,丰富了信息,拓宽了思路,提升了研发效率。”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崇舜在接受央视《新闻联播》记者采访时如此讲述产学研给企业带来的转型优势。
小编想说,在目前行业销量普遍低迷的形势下,新日在新闻联播的露脸让整个行业为之振奋。
而今天11月2日的《人民日报》第20版,一篇《创新才有好日子》的文章,再次让我们的电动车行业引人关注!文中以新日产品MIKU为例,讲述我国企业“巧借外脑搞创新”的故事。

《创新才有好日子》文章里是这样说的:

目前,“互联网+”与智能化在席卷各个行业,电动车智能化可以说是顺应时代需求的产品。将传统的电动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所产生的“智能化”产品,现已经成为电动车市场中的一员。新日MIKU可以说开创了行业的智能化新时代,同时也引领了电动车行业的滑板风,难怪引起了《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的重点报道。
电动车智能化已经成为电动车的一大卖点,但是对于消费者而言,应该学会分清“真假智能化”,不是所有能与手机相连接的电动车都是智能化的电动车。电动车作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防盗功能至关重要。新日MIKU以“内置芯、外智联”,通过在电动车内安置精密智能芯片,并与手机APP系统智能关联,实现手机全方位操控电动车的速度、锁车、检测、防盗等功能。
从2013年,新日研发第一辆智能电动车开始,新日在智能化方面已经走到同行的前列,2015年,新日MIKU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新日MIKU颠覆了人们对智能电动车的认识。

新日电动车新闻发言人、总裁办主任陈开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用户,电动车作为日常代步工具,其本身的优势是消费者选择它的原因。电动车在实现智能化的同时,要改善用户的体验,只有解决用户的使用痛点,消费者才会买账,才能俘获消费者的芳心。”
目前,创新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连续登陆《新闻联播》和《人民日报》意味着新日的模式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据记者了解,包括新日MIKU在内的新日多款畅销车型都是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产物,并间接加速传统电动车行业向智能电动车转型升级的脚步。
(责任编辑:李昊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