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剿”丢车“难案” 警方解答涉车案九大问题

来源:北方网      2007/5/22   浏览3400次   

2007年1至4月份,天津市共破获盗窃机动车案件324起,打掉盗窃机动车团伙1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81名,收缴被盗机动车227辆,返还188辆;共破获盗窃非机动车案件2121起,打掉盗窃非机动车团伙2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564名,收缴被盗非机动车1160辆,返还537辆。

近年来,自行车失窃问题成为公安机关和全社会的第一“难案”。今年2月28日,国家六部委联合部署,在全国范围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问题专项行动。本市警方也将今年确定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被盗问题专项整治年,并联合其他6个部门,提出了机动车和自行车被盗案件明显下降的总目标。行动已开展数月,此次涉车专项行动究竟收效如何,记者就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采访了本市警方。

一问:我的车怎么被偷的

从自行车丢失时间看,夜晚占39%,中午占27%,下午占20%,上午占14%;从自行车丢失地点看,60%发生在普通楼房区,16%发生在物业小区,13 %发生在商业区及路边,11%发生在平房区(“老楼群”是“重灾区”)。多数盗车分子是用钳子、螺丝刀等工具撬盗,有些则专门研究电动自行车的性能和点火开关,特制的万能型钥匙等专门工具十几秒钟就能打开车锁。

二问:我的车“销”往何处?

非机动车被盗后,盗车分子有的将车装入厢式卡车,运往外省市销赃;大多数则在本市“黑车市场”出手,重新回到居民手中并形成“黑车产业链”;少部分盗车分子将所盗自行车、电动车销给废品回收站。

三问:偷车贼为啥抓不完?

从窃贼主观上看,盗窃容易、销赃便利,很容易形成“盗车瘾”;从防范上看,目前许多自行车没有打钢号,电动自行车没有牌号,管理难度大;居民区、办公区没有门卫,没有车棚或缺乏专人看管,车辆出入不登记、不检查。自行车的案值低,依法给予的处罚也就相对轻,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违法犯罪心理。为此,市公安局已加强了对办理此类案件的指导,固定证据后严格依法办案,以给予盗车分子及时的处罚。

四问:存车难何时得到缓解?

按整体计划,本市年内将新建机动车停车场60处,非机动车存车处80处。各分局及属地派出所也寻找适宜地点改建、扩建和新建一批停车场、存车处,并雇用保安和“4050”人员负责看管。建设部门也将规划居民存车处,并与住宅同步建设和同时投入使用。

五问:“实名制”实施进展如何?

根据通告,自行车编码制度和自行车购销“实名制”将逐步建立,但“实名制”在实际操作中难度很大,各部门都在努力工作中。市公安局已组织全市各派出所展开逐户细致摸底,着力解决自行车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问题。

六问:车辆防盗有何高招?

市公安局等7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各出市卡口的监控力度和对重点地区、部位的巡逻力度;增设了一批公益性自行车集中存放点,并设专人看管;彻底取缔非法市场及收购点、维修点;建立自行车从注册登记到报废更新的源头管理、从行车秩序到停车秩序的路面管理、从防范到打击的安全防范管理“三大体系”。壮大群防群治队伍,全市民防力量达到22万人;累计安装视频监控探头7万余个,发展“GSM+GPS机动车报警服务系统”用户1.5万余个。

七问:物业、保安有无责任?

物业公司是否赔偿,要看双方是否存在寄存关系。小区保安是防范服务,对小区安全难以做到完全控制。物业收取的只是较低的服务费,如果对整个小区内的财产都负责,风险太大。物业公司在车辆被盗中该承担多大责任,通常要等破案后才能确定。

八问:二手自行车市场何时建?

自发形成的二手自行车交易市场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偷车分子销赃提供了一个渠道,甚至最后演变成“销赃通道”。为此,市公安局相继取缔了本市几个大的“黑车市场”。有关部门正在摸索建立一个合法的、正规化的旧非机动车交易市场的办法,但还需要时间。

九问:如何各司其职协调联动?

市公安局、市综治办、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市商务委、市工商局和市质监局7部门决定协调配合,综合治理求实效。市公安局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严厉查处打击违法犯罪人员,建立被盗自行车信息管理系统;市综治部门动员、组织群防群治;建设部门规划居民存车处,监督、指导物业严格履行物业服务合同,提高安全防范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商务部门加强对旧货流通的规范管理;工商部门协同加强对旧自行车交易市场、废旧物品收购站(点)、自行车维修点的监管,取缔非法设立的旧自行车交易市场,维护市场秩序;质检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自行车编码规则,督促自行车生产企业刻制车架编号,定期向有关部门报备,从源头上强化安全管理。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