觊觎人民币 美国会欲授权财政部干预外汇市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7/6/1   浏览3053次   

无法直接影响人民币汇率水平,但极易成为美国与中国谈判的筹码


英国媒体5月31日报道称,美国国会计划在6月份提出一项法案,授权美国财政部在汇率出现根本性“失调”时,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分析人士表示,在第二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中国并没有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对美国让步,这促使美国国会在上述法案上达成了共识。

不过,由于人民币还没有实现自由兑换,即使上述法案通过,美国财政部获得国会授权干预外汇市场,也无法直接影响人民币的汇率水平。但这极易成为美国与中国谈判的筹码。


诱使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

“美国国会的这项法案,赋予美国财政部以外汇市场干预权,从制度上保证了美国财政部在财政赤字庞大的情况下,仍能承担干预成本,与中国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保证人民币汇率不会波动过大,超出实体经济能够承受的范围。”复旦大学金融学教授孙立坚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电话采访时分析说。

孙立坚说,这实际上是给予美国财长保尔森在人民币汇率政策问题上更大的谈判筹码:如果人民币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美国愿意与中国共同干预外汇市场,减小汇率浮动的损害。

对于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来说,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它们若想干预本国汇率,就只有获得美国的帮助才能取得最大的干预效果。


日本的前车之鉴

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973年崩溃后,共同干预曾经成为上世纪80年代的热门手段。1973年,日元走向浮动汇率制,美国和七国集团(G7)对外汇市场的共同干预对日本汇率政策的平稳过渡起了重大作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G7的一大主题就是讨论各国货币估值是否合理。这一局面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发生了改变。美国发现G7各国国家利益不同,就共同干预达成共识越来越难,干预效果不佳。因此,美国此后大大减少了参与共同干预的次数。

而日本由于仍然依赖外向型经济,汇率对其国内经济至关重要,因此不得不继续独立干预外汇市场。但没有美国的配合,这种单边干预效果很差,而成本很高。到2005年,日本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干预外汇市场亏损严重,各种指标显示干预效果不佳。因此日本银行自此大大减少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
[$page]

不可相信共同干预

孙立坚分析说,若实行人民币汇率浮动制度和共同干预,中国将面临以下风险:

美中双边干预能否有效控制人民币汇率?现在欧元正在挑战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而欧盟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美中利益能否永远保持一致?若双方利益出现分歧,美国放弃干预,那么中国对外汇市场的单边干预就很难取得效果,这也是日本经验已经证明的。

人民币汇率完全浮动后,汇率走向将更难以预期,这将扰乱中国企业的决策,难以控制汇率风险。

人民币汇率浮动还将考验中国的央行。目前,中国依靠制度来控制汇率风险,一旦制度放开,央行就只能通过国际外汇市场操作来管理人民币汇率,这对央行的管理水平形成了巨大挑战。

“货币干预还没有成功的案例,”孙立坚表示,“只要外向型经济结构不改变,改变汇率制度的风险就很大。”

据悉,美国国会正争取参众两院对上述法案予以绝对多数的支持,以防止总统布什动用否决权推翻此法案。

作者:王慧卿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