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新标准的回归

来源:纽威电动车控制器      2007/6/4   浏览5122次   

有消息透露,2007年新的电动车国家标准将要出台。新的标准可能将把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分成三类,40公斤以下、时速20公里以内、有脚踏功能的称为电动自行车;40公斤以上、时速40公里以内、没有脚踏功能的称为轻便电动车;时速在40公里以上、电机动力的称为电动摩托车。前者仍属非机动车,后两种将划入机动车。这样一来电动车行业管理有望理顺,也为交管部门的分类管理提供了依据。

而对于众多电动车生产企业来说,显然是不希望这样的国标出台的。根据新国标“配套出台,分类管理”的原则,那么现在占到市场60%以上份额的重量超过40公斤、速度超过20公里的电动车将被归为电动摩托车和轻便电动车的范畴而单独立项,这无疑是对目前电动车产业的一次冲击,我们先不谈目前众多以超标电动车生产为主体的企业将何去何从,单从符合标准的这一部分电动车产品而言,又将面临哪些问题?

电动车是中国轻型电动车产业中的重要一环

从中国新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要求看,轻型电动车成为昂贵的轿车和拥挤的公交车的较理想的替代品和补充品,有着客观的技术和需求基础。而轻型电动车产业的发展将可能孕育一次由中国启动的产业革命,并成为中国引领新一代能源革命的新支点,成为推动中国和谐社会和创新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生长点。这是由中国经济报告课题组组织的,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科技部等部委参与的《轻型电动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完成的《轻型电动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所作出的预测。该报告认为:尽管中国的轻型电动车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产业规模并不大,但其成长速度之快是诸多产业中少见的,尤其是基于电动技术与交通工具有效结合基础上形成的新产业,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对中国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乃至能源结构的优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在构建未来中国节约和环保的能源战略的各种路径中,轻型电动车优越的技术性能正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优势。它具有节能、零污染、零排放三大功能:据测算,一辆轻型电动车百公里耗电只有1.5度左右,以年行驶1万公里计算,全年电费大约只有90元;轻型电动车使用过程的“零排放”特征,是其他任何非人力交通工具所不具有的;目前轻型电动车的电池回收率可以达到100%,原料的回收利用率可以达到97.7%。电动车行业已制订了废旧电池回收公约,企业与经销商签订了回收协议。大多数轻型电动车企业在建立经销网络的同时建立了完善的废旧电池回收系统,回收率基本达到100%。这其中,电动车作为轻型电动车最普遍的一员,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并被普通百姓所接受和认可,在节能环保方面正逐渐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电动车成为自行车的替代品

电动车今后将如何发展?一定意义上来说,新国标之下的电动车将变的更为纯粹,更接近自行车。换句话说,重量轻于40公斤、最高速度不超过20公里的电动车因其省力、轻便等因素,将成为华东、华北、华中、东北等地势平坦的城镇的主要交通代步工具,之所以有这些地域限制最主要还是因为电动车电池容量较小,不适应长距离与较差路况的使用,这也是电动车的一个软项。

电动车将成为自行车的替代品,就价位来说,电动车的价格在1500元左右,而中高档位的自行车价格也在600-1000元,而一些运动健身用的自行车更多在3000元以上,相比之下,电动车将成为普通百姓最能够接受与消费的起的更新换代的交通代步工具。就行驶速度而言,目前自行车女子场地500米计时赛的世界记录是34秒,换算过来就是52。9公里每小时,虽然普通人的行驶速度远远达不到,但这可以反应出一个状况,特别是年轻人骑的变速车、山地车其速度可以达到并超过20公里的电动车的最高速度上限,也就是说,国标下的电动车拥有与自行车相差无几的速度,完全可以在非机动车道行驶。就驾驶习惯来说,电动车不需要专业的驾驶培训,不需要戴头盔,这与自行车十分相似,也更容易被接受。就使用成本来说,电动车使用电能,使用成本也很低,符合节能、环保的时代要求,白天使用晚上充电,平均每天的成本只要6角钱。

新国标下的电动车就是以电驱动的自行车,而就自行车目前的使用情况来看,目前轻便自行车还是学生上学的主要工具,而以往工薪阶层上班的功能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作区与住宅区的分离被私家车、电动车和城市公交所削弱,重型自行车仍然是农村居民和小商贩们谋生的工具,但其数量已经越来越少。而即使是作为自行车消费主力的青少年,也逐渐向一些中高档的变速车、山地车方向转变,而已非传统意义上的自行车,这现在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尤为突出。由此看来,电动车取代自行车将是今后的必然发展趋势。

生存还是死亡,现有电动车生产企业将面临抉择

分类管理之后,目前占据了60%以上市场份额的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都将划入摩托车生产领域,同时企业将重新审核以获得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的生产许可,目前生产电动车的企业里有100多家是原来的摩托车生产企业,他们将自动获得电动摩托车的生产许可,但剩下来的近2000家企业怎么办?电动摩托车的生产门槛远远大于电动车的门槛,目前摩托车的入行标准是投资1亿元,拥有全套检测设备,设备费用在800-1000万元,这是有资格获得摩托车生产许可的最低条件,用这个标准来衡量现在的电动车生产企业,将会有一大批企业被淘汰,而如果转入电动摩托车生产领域,就意味着生产成本的上升,入户门槛的上升,消费者使用成本的上升,管理的规范等等,都会对目前的轻型电动车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由此可见,新规出台后,这些借非机动车名义的电摩、轻便电动车将会受到极大的打击,市场份额会因为企业生产资格和产品格局的重新调整而大幅度缩水,那么现有近2000家电动车生产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如果我们把这些企业做一个分类,那我们可以发现,原本100多家摩托车生产企业转型而来的将自动获得电动摩托车的生产许可,其产业规模将迅速增加,挤占较大的市场份额。近百家现有中高规模的电动车企业通过再投资也可以获得电动摩托车的生产许可,但大量资金的调动必将延缓企业的发展。而以天津版块为代表的以电动车为主体的生产企业也将延续现有生产格局,并挥师南下。换句话说,新国标冲击最大的是江苏、浙江版块众多中小规模的电动车生产企业,许多企业将面临淘汰,而剩下的企业将被迫向电动车方向转移而接受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那么企业该如何应对?一,趁新国标还未出之机迅速放量,使市场保有率增长到一个相对巨大的数值,而后利用消费者的民声来获得相对宽松的政策条件,使自己的企业得到发展的缓冲。二,针对将出的新国标,结合自身企业的状况,选择是走电动车还是电动摩托车发展之路,及早调整,及早转型。三,通过企业间的合并、联合,达到资源整合、优化重组,使企业在短时间内迅速壮大,并通过电动摩托车生产许可,获得生存空间。

加强自主创新,开拓个性化发展之路

轻便化、个性化,将是今后电动车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适应国际市场需要的必然。随着中国电动车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电动车的出口量将越来越大,而欧美人在追求电动车代步功能的同时,更关注于健身功能,在这些国家电动车将作为汽车的辅助品使用,更注重了电动车的轻便与个性;而在中国,今后电动车的主要消费群也将集中在上班族与学生之中,同样也是两个十分注重个性与轻便的群体;同时中国是个自行车大国,为电动车的自行车发展方向奠定了良好的群众认同与产业基础,拥有强大的第三方产品设计机构与完善而独立的产业配套体系。这都决定了电动车的轻便化、个性化发展方向。

可以说,电动车产业是中国完全具有知识产权并走在国际前列的交通工业,不仅在产销量上全球领先,在技术开发与产品开发上也独占鳌头,伴随电动车的生产和消费繁荣,中国已经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电动车配套产业体系,并在浙江、江苏和天津形成了重要的产业集群和成型的服务网络。同国外同行相比,中国电动车行业不仅领先世界达到产业化的程度,而且拥有原创的知识产权,在许多核心技术领域也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以此为基础,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动车的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在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来华投资发展电动车工业,加速了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产品创新。随着电动车生产技术的成熟,特别是大功率电机与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生产工艺的完善,电动车将使电动车的轻便化、个性化成为可能,在不久的将来,重量在20公斤,最高时速20公里,最大续行里程超过80公里的锂离子电池的电动车将走进千家万户,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