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车辆产值年增3.8%自行车业最丰收

来源:      2006/2/9   浏览6458次   

ITIS:台湾2005年车辆业产值年增3.8% 自行车业最丰收

根据经济部统计处之统计资料预估,2005年台湾车辆产业之总产值为5363.7亿元,与2004年同期比较成长3.8%。工研院IEK-ITIS计画分析,2005年汽车业产值约为3964.2亿元,与2004年同期相比成长2.9%;机车业产值预估将为 843.4亿元,较2004年同期成长2.1%;自行车业产值将为556.2亿元,较2004年同期成长13.8%。

汽车产业部份,2005年第 4季汽车产业总产值预估为 919亿元,较2004年同期衰退9.3%。整车业方面衰退8.1%,为535亿元;而汽车零组件方面则衰退10.8%,为384亿元。以2005年第4季台湾汽车市场销售而言,国产车总销售约为8.6万辆,较2004年同期衰退4.3%。

综观2005全年台湾汽车市场总销售情形,台湾汽车市场创下近10年来罕见之销售荣景,一口气突破50万辆,达到51.5万辆之市场规模,较2004年成长6.4%,主要是由于第3季的整车销售有明显增加的缘故。2005年第3季销售成长的主因,除了各车厂新车型与改型车款发表外,各车厂之促销策略,包括现金折扣、各式3C与旅游套装赠品也为刺激消费者换车需求的原因之一。

零组件出口方面,主要产品的出口市场以美国、中国大陆、日本、澳洲及英国为主;产品项目以轮胎、车灯、保险杆为主。未来台湾汽车零组件产业外销最大的问题,在于 OEM原厂加强对售后服务市场的经营,厂商逐渐面临专利侵权的问题,未来将有可能影响台湾汽车零组件外销的机会,形成另外一个非关税性贸易障碍。目前已知美国Ford汽车公司将控告堤维西、帝宝、耿鼎与昭辉4家厂商侵犯Ford的『F-150』货车车型之外观零件专利,未来是否会引起其他国际汽车厂商相关之连锁反应,与影响台湾汽车零组件外销美国AM市场,有待后续观察。

在机车产业部份,2005年机车产业整体产值预估为843 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2.1%。机车整车业方面预估成长5.7%,达到 445亿元;而于机车零组件方面则下降1.6%,达到 398亿元。总计2005年台湾机车厂商内外销总销售约为 145万余辆,较2004年同期下降 10.2%,其中内销则较去年同期成长2.7%,外销比去年同期降低22.2% 。

就内销市场上,2005年第 4季台湾机车市场由于各厂家竞相推出零利率促销方案,出现提前购车效应撑住大局,也使得全年累计机车销量达到79万,不过受限于内需市场饱和、成长荣景有限,因此未来台湾机车销售的市场规模恐不升反跌。整车外销市场方面,由于新台币兑美元汇率升值,削弱台湾机车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力,加以台湾主要机车大厂近年来至海外投资设立机车厂的案件增加,并以海外据点作为销往其他第三地市场的出口基地,因此2005年台湾机车整车外销数量与2004年同期相比,大幅降低 2成。

机车零组件产业方面,主要出口国家为美国、义大利、越南、日本,主要出口产品是以机车轮胎、齿轮及引擎等为主,由于近来台湾机车厂商扩大海外整车组装的投资布局,因此预料仍会带动台湾机车零组件出口。在东南亚自由贸易区运作架构成型之后,基于贸易关税与零组件当地化的政策要求下,台湾机车零组件是否可以台湾为基地,维持供应台湾机车厂商海外据点所需的组件产品,值得未来持续密切观察。

自行车产业部份,2005年为台湾自行车产业丰收的一年,自行车产业全年产值预估为 556亿元,较去年同期成长13.8%。自行车成车预估成长17.4%,达到 339亿元;而自行车零组件方面也成长8.5%,达到217亿元。

ITIS计画分析,台湾自行车产业在历经厂商外移、产能过度扩充、市场成长趋缓,以及中国大陆竞争威胁等不同阶段的威胁之后,厂商积极努力朝向高级化、高附加价值化与多功能化发展,在这过程中,以国内主要自行车龙头厂商带领、成立 2年多的A-Team实施成效较为卓着。2005年A-Team推动重点是强化市场机制与品牌形象,并持续「共同开发」的课题,整合自行车业上中下游厂商之产业价值链,建构既合作又竞争的竞合网路策略,共同研发足以拉大跟竞争对手差距的新车种,配合生产与行销的通力合作,努力提升台湾自行车整体的国际竞争力。

展望2006年,A-Team将延续2005年推动重点,持续朝创新、高值化发展,且由于台湾自行车产业已成功攻下国外高价产品及专卖店通路,因此纵使自行车出口量增加幅度有限,出口值将持续提升,至于外销主力仍以北美与欧盟为主,同时开拓东欧、俄罗斯与中南美市场。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