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动车网 记者林台)正在步入越来越寒冷的冬季,对骑行电动车出行的消费者来讲,来自身体和心灵的考验刚刚开始。
来自交通部的一份数据显示,在秋冬交替时节,电动车出现的交通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直线上升。相对春夏之际,秋冬交替之际骑行电动车不得不引起注意。
为什么会这样呢?相关专家分析到,因为天气骤冷,部分人在感知天气时忽略观察路况,并且随着天气转冷,不少人都愿意下班后“喝个小酒”,酒驾违法也随之增多,这些均会增加事故发生的几率。
但是就记者观察,造成冬季出行交通伤亡事故发生的原因不仅仅是专家所说的那样,还有一系列因素。除了天气寒冷造成的感知力下降,爱喝小酒麻痹神经外,反穿衣、给车安装防风被、非法假装遮阳伞也大大增加了骑行的风险系数。
电动车车主为了在冬季出行有更好的体验,几乎发挥了无限想象。反穿衣作为最早的御寒方式,解放了“上半身”。
![1.bmp 1.bmp](http://news.cdc.net.cn/UpFile/sImage/201611/20161118044744013.jpg)
之后悄然流行了一种“防风被”的御寒装备,套在车前脸处,从头到脚基本都能得到御寒保暖。
![2.bmp 2.bmp](http://news.cdc.net.cn/UpFile/sImage/201611/20161118044917560.jpg)
当然两者虽然都能起到较好的御寒效果,能给车主带来较好的骑行享受,但是不管是反穿衣还是挡风被,都大大束缚了车主的手脚,骑行过程中一遇到突发事故,手脚不能最快地做出应对反应,造成了骑行事故的增加。
即使不反穿衣,不使用挡风被,冬季骑行的风险也会增加。秋冬之际,早晨可能秋高气爽,晚上可能就是大雾蒙蔽了双眼。特别是冬季天黑早,夜间雾气大,对车主行车视线造成了较大干扰。
![3.bmp 3.bmp](http://news.cdc.net.cn/UpFile/sImage/201611/20161118044847794.jpg)
另外,从客观上来讲,冬季骑行电动车基本穿的比较厚重,无法像夏季那样“轻装上阵”,腿脚不灵便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不管是从客观还是主观来讲,在秋冬时节骑行电动车的风险系数相比春夏而言增加了不少。
但是,这对广大骑行电动车的车主来说,刚需永远是刚需,即使下雨下雪也依然无法阻挡吃瓜群众骑行电动车出行。享受电动车的简单经济快捷的同时,必然也要承受牺牲一部分骑行体验。
对于那些喜欢反穿衣和使用防风被的消费者,相关交警部门提醒大家,尽量使用护膝和手套设备御寒,不要反穿衣和使用防风被,冬季出行佩戴好头盔,遇到大雾天气,一定要打开前大灯,尾灯如有损坏要及时维修。
![4.bmp 4.bmp](http://news.cdc.net.cn/UpFile/sImage/201611/20161118044900201.jpg)
在这里,小编有句话想要吐槽下。有些人在夜间总喜欢逆向骑行电动车,逆行也就算了,车没有一处是发光和反光的。遇到大雾天气和街道路灯故障,真的很容易相撞。所以,小编呼吁大家,不要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开玩笑,不要购买和骑行那些灯光不亮、大灯外壳破损的二手车了好不,就算逆行也要守住“底线”啊!
![新闻详细广告.jpg 新闻详细广告.jpg](http://news.cdc.net.cn/UpFile/sImage/20161116054419889.jpg)
(责任编辑: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