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改革委报告指出:当前自行车行业面临四大问题

来源:中国政府网      2007/6/6   浏览8829次   

6月5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执法监管栏目里发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自行车行业发展的报告。发展改革委报告指出:当前我国自行车产量、出口量均占世界总量60%以上,国内消费量也居世界第一。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出口数量和价格稳步提高。但是,品牌附加值不高、企业盈利状况不理想以及国内市场监管不尽完善等因素严重制约自行车行业健康发展。

发展改革委报告讲述了自行车行业概况和经济运行5个特点,以及面临的四大问题。这5个特点分别是:1、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产量、出口量、出口金额和平均出口价格均持续平稳增长;2、行业专业化程度高,生产体系日趋完备;3、产业集聚化程度和效应明显;4、产品技术含量和质量档次不断提高;5、优势地位愈加明显。

同时,报告指出了自行车行业面临的四大问题:

首先是产业结构亟待调整。一是行业集中度不够高。主要表现在生产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占全行业比重不高。年产量100万辆以上的企业数量仅占企业总数的2%左右。二是专业化分工、产区集聚仍需继续深化。以天津为例,众多自行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分散在不同城区。上海也是如此,凤凰的几个分厂之间相距车程要几个小时,物流、仓储、资源配置尚未达到最优化状态,有必要继续发展相对集中的自行车产业园区,进一步细化分工。三是出口产品较为单一。目前出口产品主要以代步车和小轮车(20英寸或以下)为主。以2006年为例,这些产品占出口总量68.2%,平均出口单价27.7美元,比整体出口平均单价低了5美元。

其次是行业缺少自有品牌。一是国内市场知名品牌数量及其所占市场份额均较低。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整车企业均超过千家,2006年仅7家企业分别获得“中国名牌”或“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在评选过程中发现,占市场份额最高的企业也仅为7%左右。二是行业缺乏国际知名品牌,缺乏通畅渠道。自行车行业出口产品80%以上为国外定牌生产,其余的不到20%产品虽以自有品牌出口,但主要通过超市进行销售,产品以小轮车为主,很难提升档次和附加值。

再次是行业盈利状况不理想。一是国内市场呈缓慢下滑趋势,究其原因是国内消费以普通代步自行车为主,用于运动、休闲、竞技器材的中高档自行车尚未普及,自行车环保、节能、健康的优点也未得到充分宣传。同时,近年来社会偷盗自行车现象加剧,影响了国内消费者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自行车产品的购买。二是出口继续稳定增长但空间有限。国际市场贸易量长期稳定在7500万辆左右,我国2006年出口5600万辆,占全球75%。意大利、德国、台湾等掌握高档市场,而其它发展中国家,如越南、印度、孟加拉国等发展很快,在中低档产品市场与我国同类产品竞争激烈。三是行业平均利润仅为4%左右。面对激烈竞争,在无法发掘更深层的核心竞争力之前,行业只能靠价格和数量扩张取胜,不仅影响了自身利润和研发投入,又有引发国际贸易纠纷的忧虑。

最后是电动自行车生产及相关交通管理亟待规范。不少电动自行车产品超速、超重,模仿摩托车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由于“轻摩化”现象,各地对电动自行车上路管理规定不一,部分地区鼓励发展和使用,个别地区则严禁上路行驶,对电动自行车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