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以为戒 围观倒闭电动车企是如何自己“作死”的

来源:中电动车网   厉陈静   2017/4/6   浏览18491次   

2017年的电动车行业不太平,倒闭的电动车企业越来越多,毫不夸张的说,形成了一股倒闭潮。这不,最近一则“快虎老板被抓,赛威倒闭了,天津展上绿涛、吉圣经销商血泪讨债”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屛;不仅如此,2016年初,深圳当地知名度很高的本治电动车宣布倒闭,欠配套商款项2000多万,由于没有资金大都是以车子抵账,每家配套商得到的货物价值基本上约等于欠款的30-40%。


QQ截图20170406164043.png


据保守估计,2016年光不知名的电动车品牌倒闭就高达300多个,而由于这些企业老板逃之夭夭,经销商拿不到应得的利益,只能是哑巴吃黄连,默默承受。那么这些企业是如何自己“作死”的呢?


缺乏技术 极易被替代


邓小平同志曾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并不是毫无道理的。比如新日,自主研发成功“智能变频王”系统,动力提升30%以上,成为动力智能化的标志性技术。又比如雅迪,拥有的GTR宽频动力系统,运用3D空间建模技术,汽车级扭矩跟踪控制模式,确保大扭矩大动力。


当电动车产业逐渐回归本质,企业之间的博弈就是核心技术之间的竞争,而没有核心技术的厂家容易被大企业取代,离开市场只是时间的问题。


QQ截图20170406164417.png


东施效颦  抄袭同行品牌


电动车行业内,盗用他人品牌的现象也是屡禁不止,产品的外观可以抄袭,品牌也可以冒用。据记者了解,雅迪的“钻石”款电动车也被爆出被其他企业抄袭模仿,绿源车身贴有Hello Kitty与哆啦A梦唯一授权的形象被山寨产品盗用乱用,随处可见。行业内专业人士对此现象是深恶痛绝,而不出意料的是,这些企业往往以倒闭的下场结束。


QQ截图20170406164034.png


常打价格战“养刁消费者”


参加电动车行业内的展会后,记者了解到,每个展会都会有几家品牌电动车打出499或599的价格,短时间内会吸引经销商,然而,一味地进行价格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会“养刁”消费者。


当企业开始提升价格,消费者通常会决绝的离开,不仅如此,以价格战为营销方式的电动车企业通常在产品技术开发上偷工减料,这导致产品的质量问题有待考究,最终企业都逃不过倒闭的命运。


QQ截图20170406164026.png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这在电动车行业中也同样适用,没有竞争优势的电动车企业倒闭无可厚非。但是,信用是做人的第一守则,即使企业倒闭了也应该给工人、给经销商一个交代,毕竟,“出来混的迟早要还”。



(责任编辑:SIA)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