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企业之思:心怀理想,放眼未来

来源:中电动车网      2017/11/29   浏览8500次   

[摘要]众所周知,眼下电动汽车行业的繁荣,并不是依照经济、技术的发展规律演变而成,而是出于对环境和国家战略等的考虑,政策推动下的产物。

blob.png


众所周知,眼下电动汽车行业的繁荣,并不是依照经济、技术的发展规律演变而成,而是出于对环境和国家战略等的考虑,政策推动下的产物。不管是企业、协会,还是研发机构、政府,其实都尚在探索中。由于行业自律的缺失,事实上行业的失范问题层出不穷,电动汽车行业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当中,还没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经济环保、低碳出行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根据产业发展,不断完善调整产业布局和顶层设计。


即便如此,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仍然举世瞩目,2016年实现产销量、保有量、充电桩建成数量全球第一。近期,供给侧改革、创新引领、绿色发展等行业关键词,禁售燃油车时间表和“双积分”政策的出台等,都预示着电动汽车产业将是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重要机遇。


充电桩之困:野蛮生长后的行业乱象


自2014年国家电网向民间资本开放充电桩市场后,这个行业前赴后继涌入了海量的玩家,中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各路资本的进入,使之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野蛮生长后的行业乱象,跑马圈地的“习惯性套路”凸显,乱象丛生下的充电桩企业将如何自律?


1、供不应求与使用率低怪圈


“圈地运动”后,坏桩、“僵尸”桩现象凸显。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调查显示,截至去年9月,我国公共充电桩实际使用率只有10%,据浙江省能源局透露,今年的使用率也只有不到15%,虽然今年情况有所好转,但存量上的充电基础设施还是呈现出了供不应求与使用率不高的矛盾局面。


分析原因,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各运营商大多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布局充电网络,有一定的投机心理,未充分考虑城市建设、交通规划、电网改造、用户需求等因素,缺乏科学的规范作为指导,与市场脱节。试想一些交流慢充桩布局在远郊,又有多少车主会去使用。加上这些充电桩分散在大大小小的众多运营商手中,产品质量和服务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充电桩利用率低,迫使运营商因为盈利困难而置之不理,资源闲置严重,加剧丢失充电用户的局面,成为恶性循环。


2、充电设施亟需加强互联互通性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副主任刘永东表示,充电桩互联互通首先就是要解决充电过程的互联互通,相当于充电的兼容性问题,也就是说车主找到桩之后是否都能充上电。除了充电过程的互联互通,还有通信、交易平台的互联互通。


目前正值充电新老标准交替时期,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存在接入性问题时有发生,很多充电桩建设时间较久、新旧国标改造尚不到位,众多企业的升级改造过程缓慢。由于接口兼容性问题,有些电动汽车在充电途中会“迷之断电”。


另外,由于盲目铺摊子的问题,大多运营商平台还是各自为政,合作不畅,所使用的充电卡和APP互不相同,服务信息和支付方式不兼容为用户带来诸多困扰,跨运营商之间的支付和信息共享也还存在着壁垒。


目前,国内的大型充电桩运营商和制造商都开始开放各自的平台,接入其他友商的充电桩,提供运营服务,但是不同运营商、不同APP之间的互联互通依然任重道远。


3、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安全隐患突出


由于市场的厮杀紧迫,很多企业在竞争的过程中缺乏多种经营手段,往往在此局面下,许多运营商只顾产品数量,忽略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大打价格战,这种恶性竞争必然使充电桩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很容易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发生,成为安全隐患。几次意外安全事故很有可能导致整个行业发展陷入困境,因此,确保电动汽车运行安全是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


对用户而言,安全是底线,作为基础设施,充电桩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对产业而言,安全是基础,基础不牢必将严重影响行业发展的态势。由于行业管理规范和认证体系不健全,门槛相对较低,较多企业水平参差不齐,个别企业安全意识不足,缺乏专业能力,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行业研究者也曾透露,业内不乏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一个不知名的设备制造商,贴个知名运营商的标,然后全国各地售卖。


4、运营情况不尽如人意


随着充电服务供给的增加,充电运营的竞争是精细化运营所带来的服务竞争。运营商在建好充电桩之后,面临的最大考验就是运营能力,做好用户体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实现更多的产品功能。


有媒体今年曾就北京地区对部分市场份额较高的几大运营商的充电桩展开调查,结果问题多种多样,运营情况不尽如人意。体量快速膨胀的充电桩有些“顾头不顾尾”,扩张很迅疾,但服务却不完善,出现了充电车位被燃油车占据、新旧桩与新旧车匹配标识不清晰、充电口锁死、不识别充电卡、可正常使用的充电桩比例低、支付方式单一以及刷卡成功率低等问题。总之,开燃油车时可以享受几分钟加满油就走的畅快,在使用公共充电桩的电动车主这里需要斗智斗勇。


这是一门需要规模效应才能实现利润的生意,所以大多运营商们采用的模式更倾向于“重建设轻运营”,主要寻求的是把充电桩的量铺开,这一过程天然地忽视了电动车主们的体验。针对以上行业乱象,万马认为,由于充电桩市场还在培育期,部分对应的行业组织和媒体缺乏资金去执行其应有的、对行业内会员企业的自律管理职能,政府也还在摸着石头过河,所以作为企业首先要做到自律。企业虽是以营利为目的,但是盲目铺摊子抢占市场的做法无法长久,所能拥有的也只有眼前看得见的利益。心怀理想的企业则是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不断地创新发展,为自己创造出一个更为广阔的将来。我们不求在数量上取胜,而是在有需求的地方布局到位,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充电桩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等得起足够长的时间,应了那句话: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少抛概念,克服投机心理,专注、扎实地把充电服务做到位是最重要的。对于一些大企业来说,更应大胆创新,在风险控制最小化的范围内敢于尝试,敢于面对一时的失败,我们必须站得高,才能看清未来出行的体系和格局。万马该如是,同行亦该如此。


当然,行业自律的实现需要企业的集体行动,政策的集体实施,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单靠桩企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各方需协同努力,推动行业自律,实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认真总结分析,加快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市场化科技创新机制,不断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一切还需要行业内外利用技术创新,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和行业监管体系,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由政策驱动向政策创新双驱动过渡。


作者:施泽忠,男,1965年生,1992年北京大学数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高级工程师,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2011年,施泽忠主导建立了全球第一个城市级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完善了“燃油对价”商业模式,在2015年成功实现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此后,他先后参与了充电技术标准的制定,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方案制定,充电站建设的标准制定,国家电池检测的实验项目等,并主持了国家新能源重大项目推广管理工作,实现了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用户侧的售电业务应用示范项目;与电池企业合作,做了大量的实验,确定了商用车及乘用车的电池装备标准。2016年初加入万马新能源大家庭,目前任浙江万马奔腾新能源产业有限公司总裁,首次提出了通过科学布局集中式快充站,逐层构建智能化城市快充网,破解电动汽车充电难等问题,并在万马电动汽车充电实践中得到了有效地验证。



(责任编辑:张电青)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