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20日,2018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召开,本届论坛主题是“把握全球变革趋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1月20日,2018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钓鱼台召开,本届论坛主题是“把握全球变革趋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高层论坛上,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各部委领导以及中外车企高管等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汽车产业生态重构、推进产业融合、智能汽车的未来等做了内容丰富的发言。从这些演讲中摘录出精华语录,以飨读者。
明天百人会论坛还将举行产业领袖对话、平行峰会等10场主题讨论,敬请期待。
科技部部长 万 钢
2017年全球主要国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了142万辆,中国达到77.7万辆,占新车销售比例的2.69%。全球新能源汽车累积销售已经突破了340万辆,其中在中国行驶的电动汽车超过了50%。
未来的发展,必然是一个智能化、纯电驱动的发展。纯电驱动发展的方向,智能化最合适的载体是新能源汽车,在智能化动力系统方面,我们要重心更多的放在算法、芯片等这些最基础的共性的关键技术方面。
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到,内燃机在相当的时间当中,特别是对于我国大客运、大货运、大船运、大农业等领域,内燃机将会以独立驱动或以混合动力的形式,还具有广泛的市场要求。
所以一方面,内燃机技术要将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排放为主线,逐渐在关键技术上面下力……从现在发展的趋势上看起来,内燃机与电动化的相结合,将成为车用动力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我们要继续完善政策创新,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在财税方面,坚定2020年电动汽车财政补贴退出的同时,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科技部明确延长车购税优惠措施,同时汽车节能积分制和相应的奖励制度也快完成,加快碳交易制度、支持商业创新模式以及扩大新能源汽车的份额这个方面都还需要政策下力,总之我们的政策创新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我们应该着手研究有关于新能源汽车综合能力和超低排放的技术标准。因为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一个新能源汽车的综合能力、综合效率的提高,实际上和它的能量密度有关、和它采用的增程器的效率有关、和它的轻量化有关、和它的保温管理系统包括和它的能量回馈有关,这些综合的效益才能够保证他得到最佳的效率,同时得到排放更加低的技术标准。
工信部部长 苗 圩
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发展的短板。我国现在车桩比只有3.5∶1,2020年规划建设公共充电桩数量约50万个,如果按照2020年200万辆年产销量和500万辆保有量来看,不但没有优化这个指标,还会进一步恶化这个指标。
另一方面,充电设施的布局也不够合理,公共充电桩的使用率还不到15%,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还没有形成。存在着运营企业盈利困难和消费者充电价格偏高的双向矛盾。
政策体系仍需要完善。在货币化支持政策逐步退出的情况下,使用通行便利等后续接替的政策需要提前研究,抓紧布局。
中央政府各部门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支持政策的衔接还不够充分。不同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仍然存在,部分城市设置地方目录,导致消费者选择车型空间大大的压缩,造成了市场的割裂,抑制了发展的活力。
核心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突破。从整车来看,我们真正意义上新一代纯电驱动的平台大多还没有纳入企业的研发计划,已有的平台大多是利用原来燃油车进行的改装性平台。燃料电池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在拉大,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还亟待完善。
补贴政策调整势在必行。如果我们推迟到2020年底一次性调整,还不如分段释放调整的压力,使大家能够平稳渡过退坡的影响。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金融信贷、保险、租赁、二手车交易等营销和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市场化的积分交易平台,提供多种交易方式功能,还要研究制定积分经济管理的措施,激活积分交易市场。提前研究发布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的要求,加快建立商用车积分管理制度。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林念修
开展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清理规范,修订《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管理,探索在全国碳排放市场开展新能源汽车碳配额交易,建立市场化、法治化的长效激励机制。
完善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的政策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实施“零排放行驶区域”等措施。
完善制度供给,着力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智能汽车测试生产、销售使用等领域的立法进程,营造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法治环境,推动智能汽车网络服务、信息安全、共享出行、金融保险等领域管理政策制定出台,为智能汽车商业化应用积极创造条件。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 刘小明
刚才万钢部长讲交通运输部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物流配送过程中优先推广新能源汽车,2020年要达到30万辆水平。
我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2017年底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扩大领域,除港口和机场服务外,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物流配送这三个传统区域,再加上汽车租赁和邮政快递,我们提出新目标是,到2020年交通运输领域应用新能源汽车将达到60万辆。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 刘宝华
充电行业面临基础不牢固,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一是充电设施平均利用率相对较低,行业盈利能力低,商业模式尚未成熟。
二是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在整体产业链中处于弱势地位,车企参与度相对较低,动力电池充电技术升级难以协调。
三是充电设施总量虽然较大,但技术水平偏低。各类充电设施只能实现单向充电,难以为电网互动,私人充电设施提供智能共享服务。
四是充电运营企业众多,手机应用程序较多,运营商平台数据“互联互通”水平有待提升。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欧阳明高
一年来,以无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为核心的固态锂离子电池取得重要进展,但受到固固界面稳定性和金属锂负极可充性问题的制约,真正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技术还远未成熟。
我们认为固态电池的发展技术路线,从电解质的角度会从液态、半固态、固液混合,到固态,最后到全固态;负极会从石墨负极、硅碳负极,最后有可能到达金属锂负极,但目前无法确认。
我们认为,面向未来的是新能源智能化电动汽车,即电动汽车+驾驶智能化+充电智能化。驾驶智能化已经快成红海了,但是充电智能化还是蓝海一片,我认为它比驾驶智能化可能难度要更低一些,推广起来反而更容易一些,我们需要开辟另外一个能源智能化的大空间。
而且中国的电动汽车有先发优势,互联网有技术优势,光伏技术有产业优势,三个优势进行整合,我相信我们的换道超车一定能实现。
我们希望个人充电桩力争1:1配套并成为充电主体的情景下,电动乘用车公共快充补电站发展大概分为三个阶段:从目前到2020年,从小于60千瓦的快充到小于150千瓦的快充,我们推广自用桩,同时研究以大功率快充为代表的各类充电技术;2020年-2025年,示范新一代充电技术,大规模的V2G示范应用;2025年之后,推广新一代充电技术、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改造,实现新能源智能化,满足乘用车的快速补电需求,同时带来整个能源交通系统的革命。
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舒印彪
据统计2016年全球交通领域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9%,取代工业成为第一大能源消费部门,但在交通用能中电力消费仅占1.5%左右。
自2006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累计投资280亿元,建成充换电站5000多座、充电桩5.6万个。在国家电网积的智慧车联网服务平台上,目前接入充电桩17万个,注册用户80万位。
2017年,车联网平台充电辆3.9亿千瓦时,其中低谷充电1亿千瓦时,比重26%,同比提高了5.8百分点。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责任编辑:张电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