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将在测评栏目中针对时下热议的现象和产品,亲自评测,给大家呈现最真实的用户体验,给大家尝试新事物提供一些参考,并尝试通过产品来透视企业发展和行业趋势。
作为第一期内容,小巴为大家带来了共享出行系列的新产品——共享电动车的测评。大家如果有想要看的产品评测,也欢迎在后台给小巴留言。
最近,巴九灵公司的楼下总是停放着一辆又一辆的电动车,小巴经过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公司里的同事恰逢天气转凉,早晚都不似夏日般灼热,于是上班都不愿意打车、挤公交,便骑上了共享电动车。
几位同事向小巴反馈共享电动车速度快,省力气,不堵车,里程远……他们纷纷退了共享单车的押金,投入了共享电动车的怀抱。

于是,小巴在测评前对共享电动车做了些了解,共享电动车最早出现在2016年,在中国传媒大学投放了40辆作为试点。
共享电动车平台绝不会想到,在共享单车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仅仅一字之差的业务却遭遇如此截然不同的命运。继北京、上海之后,杭州等多地有关部门也陆续叫停了共享电动自行车。
去年九月,交通运输部等 10 部委印发的有关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不鼓励共享电动自行车的发展”。因为无法投放市场,几家共享单车的融资几乎都停留在A轮,没有资金的融入,企业举步维艰。
为期一年的强制规定即将到期,各大共享电动车蠢蠢欲动,希望通过市民的认同让政府考虑开放生路。然而,共享电动车的安全性控制比共享单车更难,如果企业未能严格把控共享电动车的质量,必然会对社会的安全造成较大的隐患。
于是,小巴决定测评杭州最常见的三款共享电动车:骑电、街兔以及小蜜单车。



测评一
骑车受限,停车更难
共享电动车在上线的宣传中,不止一次提到电子围栏,用户只能在电子围栏内骑车,并且只能在停车点附近停车,因此不会破坏市容。

在小巴的评测过程中,当车辆超出运营范围,配备的语音功能就会自动提示返回,否则将进行断电,或收取调度费用。
如果目的地附近没有停车点时,要根据app中的标注重新寻找,骑行者必然会一只手拿手机,一只手骑行,这无疑增加了骑行的危险性。
而被称作创新的电子区域,停车点的设计,实际体验如下图:

所以共享电单车企业将电子区域与停车点的噱头捧给用户时,是否真正考虑到实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小巴先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测评二
行驶限速了吗?刹车停住了吗?
共享电动车在扫码后均会显示电量剩余情况,以此计算出剩余骑行公里数,基本能够满足骑行者的需求。电池没电后,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电池进行更换。
①加速操作:灵活性和危险性的选择
评测的三类共享电动车共有两种启动方式:踏板脚踩两圈,再轻拧右转把启动;直接右车把向内轻拧启动。

结论:街兔和骑电皆属于前者,而小蜜单车属于后者,后者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但缺点是安全考虑上没有前者高。尤其是首次骑共享电动车的人,如果在停车时误触车把,反而会带来危险。
②骑行体验:小蜜单车C位无疑

车头控制:小蜜>街兔>骑电
车篮空间:街兔>骑电>小蜜
车座舒适:小蜜>街兔>骑电
支撑平衡:小蜜>街兔=骑电
骑行减震:小蜜>街兔=骑电=0
结论:小蜜在整体骑行的舒适上确实十分用心,也是唯一为共享电动车配备了减震装置的产品。但是不少女生也向小巴吐槽,女生的臂力难以将车提起完成支撑,只能随手将车依靠在路边。
③车速:全部超标
按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时速都应该在25km内,经过实测,三款车的平均时速都可以控制在25km,但最高时速均超过了20km。

结论:小巴认为任何一家共享电动车的投入使用,必须先符合国标,这是一个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态度,共享出行的安全性关乎用户乃至路人的性命,在此更是对小蜜单车严重的超标行为进行批评。
④刹车:制动和用户开了个玩笑
此次测评刹车,选在一块空地,以镜头右侧黄色的点为起始刹车点,双手同时刹车,直至完全停下。

街兔:制动距离在3~5米

骑电:消失于镜头仍未停下,制动距离8米以上

小蜜单车:制动距离 1~2米
结论:三辆车在测评中仅启动了十米,车速都没有达到最快车速,在真正的骑行过程中,车速会比评测时快很多,如果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刹车,小巴认为只有小蜜能够快速刹车,而其他车辆的制动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⑤照明:近光灯远光灯,你选哪种?
很多工作者加班后,已是夜晚,此时如果再要骑共享电动车,车灯的照明将会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照明将会影响骑行者在黑夜中对前方物体的判断。

结论:在为期两周的测评中,街兔的照明效果甚至不如手机的手电筒;骑电的照明虽亮,但灯光呈现椭圆形,照明的范围不够;小蜜的照明呈现柱形,可见范围较远。
测评三
押金闪退,不用担心
也有很多用户担心,共享电动车是否会有曾经共享单车曝光的挪用押金的丑闻,经过小巴的亲自测评,除了免押金的街兔,其余两家的退款速度都未超过五分钟。

在此次的评测中,小巴给出了以下总结:



在为期两周的测评中,小巴经常因为骑电的刹车问题和同事抱怨:“制动效果极差的共享电动车都是在和用户玩一场生命游戏。”
或许有人会说,也许只是抽测时碰到了少数的质量不好的单车,但小巴认为任何一辆投放进入市场的车辆,都应该保证其安全性,才能够保证用户的安全性。
测评后,小
(责任编辑:朱栩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