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心 通讯员 林旻
近日,交警二大队辖区连续发生多起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多起事故中,双方当事人都是事后报警。
案例1:5月19日上午,小李骑自行车上班,在市区府东路与一辆人力三轮车相撞。当时,三轮车正逆向行驶,车夫吴某东张西望寻觅客人。两车碰撞后,小李摔倒在地,自行车前轮完全变形。经医生诊断,小李手臂骨折。交警经调查,对此事故认定是,吴某逆向行驶承担主要责任。小李自行车刹车不灵,承担次要责任。
案例2:5月28日,安徽人林某在市区江滨路骑自行车载人,骑车时摇摇晃晃,一不小心撞倒一名骑电动车的老人,老人摔倒受伤。林某被群众扭送到派出所。事后,大家才明白这事得由交警处理。
交警二大队事故中队民警告诉记者,非机动车一般没有购买保险,很多人压根儿就没想到报警。自行车和三轮车都是交通工具,发生交通事故同样可以报警。从连续发生的几起事故看,是因为非机动车车况不好、驾驶者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引发。非机动车的“小”违法常会导致大事故。
非机动车之间、非机动车与行人发生事故后,如何赔偿呢?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非机动车之间、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各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承担赔偿责任;无法确定各方当事人过错的,平均分担赔偿责任。
交警二大队副大队长孙宏提醒广大市民,以下几点要引起大家特别注意。
(一)驾驶自行车和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二)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三)不得牵引动物;
(四)骑自行车、驾驶电动自行车时不得以手持方式使用电话;
(五)不得醉酒驾驶;
(六)非机动车要靠右行驶,不得逆行。转弯时应当伸手示意;
(七)人力客运三轮车载人不得超过两人,但允许增载一名12周岁以下未成年人,人力货运三轮车不得载人;
(八)自行车、三轮车不得加装动力装置。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