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近期领跌全球 调整仍未结束?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7/7/6   浏览2912次   

大盘跌幅超5% 两市成交不足1200亿

王斌

近期连续调整的沪深两市大盘仍然没有止住下跌的步伐,两市成交额也进一步地下滑,至1200亿元之下。
 
上证指数昨日低开低走,呈现单边下滑的走势,终盘以接近当日最低点报收,收于3615.87点,大跌200.29点,跌幅5.25%。

深成指也全天顺势下跌,收盘于11783.58点,大跌725.56点,跌幅5.8%。 

沪市昨日成交仅为756.48亿元,深市则达到了427.53亿元,合计金额仅为1184.01亿元。

沪深两市昨日上涨的个股不足百家,“二八现象”极其突出,而跌停的个股则达到了300只左右。 

沪深两市大盘的大跌,带动个股纷纷杀跌,反而使涨跌幅限制在5%的ST板块昨日跌幅相对较小。

大盘蓝筹股昨日出现了整体性的下跌,中国铝业(601600.SH)、大唐发电(601991.SH)收盘跌停。上一轮调整中表现最为抗跌的中国石化(600028.SH)昨日跌幅则达到了7.22%。沪深两市总市值排名前二十的个股中,跌幅超过5%的达到了9家。中国银行(601988.SH)和工商银行(601398.SH)昨日也分别调整了3.18%和3.11%。 

市场对于后市的走势产生了分歧。一部分业内人士表示,市场连续调整,大量洗刷市场的泡沫,有利于后市稳定地上涨。目前成交额连续下滑,一方面证明市场人气不足,但是另一方面成交额连续下降也表明市场不会出现较深的跌幅。市场目前短期底部再现,投资者可以保持关注。 

此外,有业内人士表示,市场上部分个股昨日再度被“错杀”,随着市场连续两个交易日大幅下跌,并且回到3600点位置,后市也存在技术反弹的需求。 

然而,有市场人士则认为,缩量大跌表明市场人气严重不足。从日新增开户数的下降也可以看出这一趋势。昨日盘中指数大幅下挫,恐慌性的杀跌状况十分明显。从历史状况分析,“天价天量”之后的成交回落,往往伴随着市场步入较长时间的调整走势,而且成交继续下降,则向下调整的空间也会进一步加大。

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接近全线跌停

沪深300指数昨下穿3600点

江南

继周三失守3800点之后,昨日沪深300指数下穿3600点。受此影响,股指期货仿真交易昨日延续跳水行情,4个合约接近全线跌停,且成交量创出近期新高。

上证指数昨日连破3800点和3700点两大整数关口,并考验3600点位的支撑,最终报出自“5·30”大跌以来的收盘新低。同时,深证成指、中小板指、沪深300和上证50也全线跌破60日均线的支撑,市场一片恐慌。沪深300指数下挫5.51%,收于3537点。

昨日仿真交易走势与周三几乎相同。上午波动不大,各合约基本维持在下跌2%的水平。下午做空力量突然爆发。从14点30分开始,周三跌幅最小的0707合约首先遭到攻击,在15分钟内狂泻150点;其余合约也迅速展开跌势。由于交易规则规定最后30分钟不启动熔断机制,各合约的跌势几乎似水银泻地。最终4个合约接近全线跌停。

在最近的两个交易日里,仿真交易各合约跌幅已超过15%,0707合约与沪深300指数价差已经缩小到73点。

大越期货分析师董剑光表示,昨日大盘下跌主要由权重股补跌所引发,大秦铁路(601006.SH)、中国石化(600028.SH)和五粮液(000858.SZ)等跌幅超过7%。权重股补跌导致市场加速下跌,由于成交量制约,股指“进一退二”式的调整仍将延续。从仿真合约近两日的表现看,其价格发现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由于仿真合约近期跌幅巨大及期现价差已缩小到一个较低水平,仿真合约短线产生反弹的可能性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仿真交易创出近两个月来最大的单日成交量,4个合约总成交达到单边186917手。盘面显示,做空“资金”十分活跃。

中信建投分析师朱遂科表示,仿真交易仍然维持空头格局,而目前股市量能持续萎缩,显示投资者参与意愿并不强烈,谨慎心态严重,这严重制约了指数反弹的可能。前景不明朗将使指数更加疲软。

无量暴跌考验投资者脆弱心态

刘瑛

5月30日开始的第一波下跌一度严重打击了个人投资者对牛市的信心。6月20日以来的第二波下跌更是给部分新入场的个人投资者原本就脆弱的心态雪上加霜。 

昨日和前日,沪深两市严重缩量。在5月30日前夕,沪市多日成交量超过2000亿元。但昨日和前日,沪市成交量均不足800亿元。 

和前日不同的是,昨日在成交量萎缩的同时,上证指数暴跌5.25%。前日上证指数仅下跌2.14%。

个股更是猛烈下跌。个人投资者宋小姐在收盘后抱怨,她重仓持有的一只股票已经连续跌停,她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她是2006年新入场的股民之一。 

一家基金公司投资部人士解释,缩量暴跌说明想卖的投资者在拼命出逃,而想买的投资者又不敢轻易动手。由于无买单承接卖单,所以股价暴跌。 

昨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615.87点,上证指数此前曾两次经过该点位区域。但是与目前投资者的恐慌心态不同的是,此前两次投资者均表现出强烈的做多意愿。 

第一次是在4月下旬,当时沪市日成交量在1500亿至2000亿元之间变化,投资者追涨热情高涨。 

第二次是在6月5日,当日上午上证指数还在延续始于5月30日的暴跌,下午一些抄底的资金带动股指调头向上,演绎成两次暴跌间的一次弱势反弹。 

如今依然是同样的点位,但是有些投资者们却开始恐慌了。宋小姐表示,在第一轮下跌时,她还在非常乐观地补仓,并等待市场可以像以往那样快速反弹。但是反弹力度有限,成本价虽然被拉低,但始终在成本价上方,然后又是一轮出乎意料的下跌。宋小姐现在已经完全倾向于股指还会继续下跌。 

理论上而言,当一个趋势的成交量萎缩时,表明市场或许会向另外一个趋势转变。此次,机构投资者对于市场快速再创新高也并不乐观。很多基金公司在三季度策略报告中指出,三季度依然是震荡整理的行情。 

华宝兴业先进成长基金经理魏东说,成交量的急剧萎缩,虽然可能孕育着反弹的可能,但在这种背景下,反弹能看多高呢? 

可以让投资者安心的是,目前基金仍未遭遇到大规模赎回。上述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该基金公司仍是正申购。 

但也有市场人士担心,如果市场在下跌,是否也会导致基民信心完全丧失,那将带来可怕的基金赎回潮。

中海基金则建议投资者应耐心等待市场完成结构性调整,他们预计在四季度市场将再次基于2008年的上涨预期而展开牛市。

[$page]

A股近期领跌全球 调整仍未结束?

理柏:基金不是避风港

石仁坪

在下跌的日子里,每天都有人以为“今天便是底部”,但还有多少个底部?

因“涨得快”而受瞩目的内地股市,在6月份领跌全球股市。高热的全球股市在6月终于出现退烧迹象。虽然QDII开闸刺激香港国企指数上涨以及中国台湾股市出现补涨,但是美国、欧洲股市纷纷出现整固走势,而中国内地股市延续5 月底的调整态势,成为“领跌先锋”。

下半年市场压力或增

进入7月以来,大盘更是有一搭没一搭地下跌,昨天上证指数以5.25%的跌幅收盘于3615.87点;以这样的幅度再跌一天,上证指数便接近“5·30”以来的最低点3404.15点。

“调整远未结束。”理柏中国研究主管周良在昨天发布的相关报告中表示,“对于下半年的股票市场我们并不乐观。我们认为随着市场资金和筹码供应形势的逆转,市场需要长时间的整固。”

周良认为,资金需求和供应之间的一增一减,决定了下半年的市场不容乐观。

在资金需求方面,交易成本、“大小非”的减持、H股、红筹股的回归、股指期货的开设将需要大量资金。

周良计算,以每日平均成交量1500亿元计算,每天的交易成本将达到30亿元,半年需要3600亿元资金。

股市“扩容”也将对市场资金构成压力: 一是“大小非”解禁,二是新股发行。

2007年共有约8000亿元市值原先的非流通股可以解禁流通,周良认为,上半年市场处于涨势,真正减持比例不到20%,市场基本感受不到压力。随着市场调整的开始,大小股东的减持意愿可能增强,减持比例会增加。

“下半年H股、红筹股的回归所带来的IPO的发行金额有多少,很难估计。但潜在的新股融资压力要高于上半年。新股发行在下跌市道中更容易给市场带来压力。”周良称,很有可能在下半年推出的股指期货,也将吸引大量的短线活跃资金,使市场存量资金出现分流;而QDII产品对资金的需求,下半年应该还不大。

资金供应方面,周良认为,随着赚钱效应的消失,新增资金将迅速减小。最近几周,股票日开户数从30多万户快速减小到8万户,反映了新增资金的迅速减小。如果随着股票市场调整的展开,基金的赚钱效应也消失的话,流入基金的新增资金也会减少。

分析师:机会是跌出来的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李明亮认为,近期股市受宏观政策的影响比较明显,很多政策的出台与资产价格上涨有关系。由于目前特别国债的发行、加息、调整利息税等政策还不明朗,股市还有可能回调。

“近期大盘回调了约20%,并不算多。”民生证券研究所所长袁绪亚认为,市场出现结构性分化,有的股票还没有调整到位;但是这些股票下跌的时候,常常也会引起市场整体下调,“理论上可能还会有下调空间”。

周良也认为,市场永远存在非理性,涨时会过头,调整时也会过头。大牛市里的调整幅度也会很大。上世纪90年代中国台湾股市的10倍大牛市中,曾出现过两次“腰斩”行情,内地股市的管理层和投资者都要提防出现类似行情。

但是在资金供给上,袁绪亚相对乐观,“只要调整到位,有钱赚,就不缺资金。当市场充斥着三四元的股票时,怎么会缺资金?”他所指的调整到位,是指比正常估值还要低出20%的水平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