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双管齐下 低档加工企业:出局或转型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7/7/25   浏览3102次   

涉及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新政刚于本月1日起正式实施,又一轮出口宏观调整政策紧接着又出炉,加工贸易企业面临的压力也立即显现出来。
日前,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公布了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新调整的加工贸易政策将于8月23日起执行。

加工贸易25年增333倍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重要渠道,使我国形成了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制造业平台。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8319亿美元,增长了333倍。2007年上半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4409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为45%。

我国的台港澳资企业是内地加工贸易的投资主体,根据2006年外商投资企业联合年检数据测算,目前从事加工贸易的台港澳资企业约6万家,占台港澳资企业总数的65%。目前,加工贸易直接从业人员在3000万~4000万人,约占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20%。据估测,加工贸易相关配套产业就业人数约为5000万~6000万人。加工贸易为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创造了就业岗位,也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人才,缓解了国内就业压力。

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日前指出,调整政策不是要取消加工贸易,而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加工贸易。禁止和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及加工水平低的产品加工贸易,完善准入管理,推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有利于缓解当前能源紧张、环境问题突出和资源相对短缺等矛盾,有助于抓住全球资本重组、产业转移的机遇。

商务部有关官员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这次加工贸易政策调整最大变化在于,2007年以前的限制类商品主要是按限制进口的方式管理的,而新增商品主要是按限制出口管理的。二是海关分类为A、B类的东部地区企业,均需按应征收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总额的50%缴纳台账保证金。中西部地区的A、B类企业实行台账保证金“空转”。C类企业无论是在东部地区,还是在中西部地区,仍按原规定缴纳100%的保证金。

该政府官员还谈到,本次政策调整对广东、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会有影响,对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从“虚转”到“实转”管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经营的门槛,但冲击不会太大。

加工企业压力争论

本次公布的限制类商品目录共2247个十位海关商品编码,其中1853个是新增的。新增商品类别主要涉及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金属粗加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行业。

有消息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该政策已比相关部门的初步方案所涉及的范围缩小很多,这表明国家有关部门通过充分的调查,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而有所修改,估计对企业影响不会太大。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该政策调整目的与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一样,都是优化结构和减少顺差,这次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应该可以减少顺差的增幅,与此同时,部分企业会被淘汰出局。

纺织行业资深分析师汪前进认为,这次加工贸易政策在纺织行业中主要是涉及纱线、布匹等附加值较低的半成品,而并没有将服装等出口产品列入限制类商品目录。从这点可见国家充分考虑到宏观调控的力度。

广州市台资企业协会长、创信鞋业董事长吴振昌却认为,出口退税率政策调整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双管齐下,政策一下子急剧转弯,这令已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调整过来。而退税率下调及交保证金所大幅增加的成本,企业一般是通过向客户提价来消化,但具备采购尚有议价能力的加工企业大约只有20%,不少企业将面临着倒闭或转移。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有实力的台商企业不一定是将工厂往中西部转移,而是往东南亚国家转移。

吴振昌还表示,虽然此次政策调整是针对较低附加值产品,但也会影响到一些相关企业,例如鞋子未被列入限制类商品目录,但皮革被列入后直接影响到皮鞋企业,在进口皮革原材料时需要交保证金。(李溯婉)

[$page]
相关

粤企反应不一 加工贸易内销全面启动

李溯婉

商务部和海关总署日前颁布的调整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将使占全国加工贸易总额四成多的广东省直接面临转型的挑战。新一批加工贸易限制类目录将于下月23日起开始执行实施,塑料原料及制品、纺织纱线、布匹、家具等这次均被列为加工贸易限制类产品。

据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加工贸易项下顺差为387.6亿美元,占该省上半年外贸顺差的83.8%。

加工企业冷暖不一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公关部主任郭继东昨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此次出台的政策对开展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业务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抬高出口企业的经营门槛,这对该企业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甚微。

“国家的政策主要针对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虽然我们生产的染纱及布匹几乎全部100%出口,但全属于有技术含量的产品。我们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公司也有意识地开始部分内销。” 郭继东说,

港商成伟伦设在东莞的天基木业有限公司以生产木制玩具和家具为主。他对本报记者表示,国家政策向加工贸易企业倾斜的年代突然终结,这令不少在广东投资的港台地区加工贸易企业一时难以完全接受,加工贸易的宏观调控力度还是稍为过大,令企业有一定生存压力。

成伟伦还告诉记者,尽管该企业这几年一直加大研发新产品的力度,以通过加强设计来提高产品附加值,但由于成本大幅增长,企业经营难度日益增加。在目前的形势下,从劳动密集型的玩具行业转型到从事其他行业,或将工厂迁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以及从加工贸易转向内销,都是他目前的备选方案。

香港最大童鞋制造商,安朗童话世界(香港)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林广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在广东投资的加工厂受影响不大。他认为,在产业链中从加工往设计及销售、品牌等环节延伸是加工贸易企业的出路,不应该只停留在制造的环节。他表示,中国市场为加工贸易企业提供了转型的舞台。

林广德还谈到,内地市场很大,仅泛珠三角市场就大过欧盟整个市场,去年该企业内销及出口比例为25:75,今年比例将为40:60,明年可能各占一半。

广东力推内销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1792.2亿美元,增长16.6%,占广东省进出口总值的62.7%,与去年同期对比所占比重下降3.3个百分点,占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40.7%。

其中加工贸易出口1089.9亿美元,增长19.7%,占广东省出口总值的65.6%,加工贸易进口702.3亿美元,增长12.2%,占广东省进口总值的58.6%。加工贸易项下顺差为387.6亿美元,占广东省外贸顺差的83.8%。

商务部、海关总署日前明确表示,此政策是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过快增长,减少贸易摩擦,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对加工贸易大户的广东省而言,产业转型挑战可谓不小。

《第一财经日报》从广东省外经贸厅获悉,为减少贸易顺差、增加国内市场供给、提高地方财税收入以及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广东从本月1日起全面推动加工贸易内销,根据有关政策下放加工贸易内销审批权限,省内共160个市、县(区)的加工贸易合同审批机关均被赋予内销的审批权。这一举措将给加工贸易内销开出一条大路。而早在两年前,广东就开始在东莞进行试点切实推动加工贸易出口转内销。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