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份,北京市执法部门对1569辆被查扣的违规电动三轮、四轮车进行集中销毁,消息一出直接重上微博热搜,视频和画面被网友广泛传播,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此外,多地也出现电动三轮、四轮车上路没收等情况,产生极坏的社会影响。
今年,三轮车、四轮车行业有不少消息获得“出圈”式传播,其中地方各种管理政策就是典型之一。
3月份,北京市执法部门对1569辆被查扣的违规电动三轮、四轮车进行集中销毁,消息一出直接重上微博热搜,视频和画面被网友广泛传播,批评之声不绝于耳。此外,多地也出现电动三轮、四轮车上路没收等情况,产生极坏的社会影响。
老杨认为,以上负面消息无须回避,实际上,以上问题反映了当下行业管理的乱象:允许生产,却禁止销售;更有甚者允许生产、允许销售,却禁止上路。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电动三轮、四轮管理乱象丛生?老杨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
原因一:没有过渡期,造成各地管理混乱
电动三轮、四轮车都已经进入规范化发展新时代,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在全国范围内,由于各地发展程度不一,以及电动三轮、四轮车的庞大市场存量,因此很多非合规车型依然在使用乃至销售。
参考过去电动两轮车的管理,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政策措施就是设置过渡期,实现市场产品的逐步替换。
但让人失望的是,全国并没有做好统筹工作,导致各地要么一禁了之,要么设定高不可攀的准入标准,经销商和车主都无所适从,造成混乱。
原因二:急功近利,面子工程大行其道
据老杨观察,文明城市、卫生城市评选期间关于电动三轮、四轮车管理的新闻报道尤其多。实际上,很多地区只是为了让城市看起来“整洁”、“文明”,因此禁止了电动三轮、四轮车的销售和使用。
这无疑是背离科学发展观,更背离以人为本的管理。有人说,三轮车造成交通事故,三轮车不遵守交通规则,实际上这正是有关部门需要加强监管的地方。假设汽车上路没有明确的交规,汽车也一样会造成混乱,交通工具没有原罪,而是地方是不是有耐心、有动力去解决的民生问题。
原因三:地方利益保护,管理脱离实际
当下地方市场大检查有个特点,对经销商、消费者重拳出击。就在几天前,经销商因为销售无资质、无3C产品被罚款10余万,违法产品全部没收。但是,对这种无资质、无3C的企业却鲜有人管。
查违规产品,不从源头查起,那违规产品就会如同野草一样春风吹又生。遭殃的是经销商,韭菜被割了一茬又一茬,去哪说理呢?
老杨认为,当下的管理乱象,主要还是行业走向规范化时代“阵痛期”的表现。不可否认,未来行业会越来越规范,但老杨依然希望,在行业规范化的道路上,各地政府能关注下经销商和消费者的权益,多听听社会的声音,以人性化的执法稳步推进行业发展进步。毕竟没收、销毁的一辆车,可能是老百姓辛辛苦苦攒的半年钱。
销毁车辆新闻下面的热门评论
对于经销商而言,在特殊时期要注意两件事:
一是选择品牌要谨慎。电三经销商一定要选择一级电摩资质企业,四轮车经销商一定要选择具备四大工艺的龙头企业。这两类企业都是规范化发展的受益者,也是经销商稳定经营的护城河。
二是及时跟进当地政策动态。实际上,工商、交管部门在检查时候都会有通知,有经销商不注意了解消息,在检查期间,依然把无资质、无3C的产品摆在店里,执法部门可不就认为你顶风作“案”吗?
(责任编辑:李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