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企业调查:人民币升值影响仍可控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7/7/27   浏览2609次   

本报讯 一项对中国出口企业的最新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被访企业认为,尽管人民币升值两年来对出口有影响,但目前仍在可控范围内。

《第一财经日报》7月份就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影响对103家出口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企业涉及服装、电子、五金、食品加工、化工等十多个行业,80%的受访企业为年营业额3亿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代表了典型的中国出口企业分布。

截至今年7月26日,人民币汇率自2005年7月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后上升7.02%。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调查企业认为,目前对公司出口影响最大的因素仍然是汇率。近三分之一的企业认为,出口退税等政策变化也是影响企业出口的重要因素。

尽管一系列政策措施已经被用来抑制出口增长,中国企业的出口势头仍然在增强。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7.6%,比去年同期的增长率高出2.4个百分点。

这一趋势一方面显示了中国企业所拥有的比较优势仍然存在,另外一方面也显示了企业有信心应对货币升值。
有近一半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公司吸收就业会保持不变,有四分之一的公司认为就业可能会减少5%以下。甚至有一些公司认为公司吸收就业还会继续增加。几乎没有企业考虑以减少用工人数、薪酬支出,或者将生产迁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来应对人民币升值。

中国劳动力市场供需两旺的特点也印证了这一事实。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的89个城市中,今年第二季度需求人数、求职人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47万人和31.5万人,各增长了14.4%和9.1%。

部分原因还和出口价格上升有关。有超过七成的被访公司认为出口产品的提价空间在1%到5%之间,与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幅度基本吻合。

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经济学家沈明高近日发表文章称,今年前五个月,以美元计价的平均出口价格同比上涨21%,而这一数字前年和去年分别只有11.7%和4%。这可能显示,一些中国出口企业正在逐渐获得定价权。

前景虽好,但风险犹存。被调查的四分之三企业不了解或者没有利用金融工具来规避汇率风险,只有五分之一的公司以提高效率、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应对。

本次调查还显示,近三分之二的被调查企业预期,在未来一年,能承受人民币升值在5%以下,但仍有近三分之一的企业认为可以承受人民币升值在5%~10%之间。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