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人民币每年升值3%左右较妥当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7/7/30   浏览2689次   

林毅夫:中国经济六大失衡问题依然存在

城乡差距扩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并间接导致投资过快、消费不足、贸易顺差和外汇积累过速

罗科

昨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在该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观察第十次报告会上表示,当前我国经济中出现了内外失衡的问题,其中一些是改革不到位所致。

改革不到位致经济六大失衡

“改革不到位的问题使得城乡差距扩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并间接导致投资过快、消费不足、贸易顺差和外汇积累过速。”林毅夫表示,这些是2003年以来存在的老问题,今年上半年仍然存在。

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到2006年已经达到了3.3:1,而世界平均是1.8:1。城乡收入增长的情况如果没有根本改变的话,10年后我国的城乡差距将是4.1:1;另外,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5以上,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不仅如此,投资过热、消费相对不足,使得1997年开始出现的产能过剩的情形难以消除。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从2001年的61.4%,逐年下降到2006年的50.0%;而投资经常在一段时间里集中在少数几个产业,出现“潮涌”现象,如2006年投资集中到了化工产业。

还有,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双盈余”。贸易顺差今年上半年就达1125.3亿美元,大大超过去年同期614.5亿美元的规模。到今年6月底中国外汇储备再创新高达13326亿美元。这直接推动了资产价格上扬。

最后就是资源、环境压力巨大。2006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的5.5%,但能源的消耗占世界总量的15%。

金融结构改革是最核心问题

林毅夫表示,以上六个失衡是我国当前经济中已经出现、未来5到10年中仍将存在的一些结构性、机制性的问题。在上述问题背后,金融结构没有改革到位是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问题。

林毅夫解释,大银行为主的金融结构,使得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几乎得不到贷款。在缺乏金融服务的情况下,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发展相对不足,最明显的例证是2006年以劳动力密集的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服务业,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40%下降到39.5%,世界上同样发展程度国家的平均水平是53%,我国少了13.5个百分点。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发展相对不足,减少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到非农产业,不仅使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难以消除,而且,城市里还有大量的失业、待业人口,造成城乡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均问题的存在。 

另外我国目前存贷利差超过3%。实际的结果是储蓄者以低储蓄利率给贷款者和银行补贴,这导致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对能借到钱的企业,资金价格低,会提高其投资项目的资本密集程度,从而使单位资本能创造的就业减少。能从大银行借到钱的企业相对富有,其借得的资金得到补贴,补贴的资金来自于相对较穷的储蓄者,于是,使得城乡差距和收入不均的现象更加突出。

林毅夫建议,应该按照今年金融工作会议所提出的改善金融结构的精神,多发展一些地方性的中小金融,包括地方性中小银行、农村银行、小额信贷、中小企业担保等,支持劳动力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和农户,多创造就业机会,以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发展现代农业,缩小城乡差距。其次,利率放开,让贷款和储蓄利率达到应有的水平,消除储蓄者补贴富有的大企业的问题,以缩小收入不均的现象。储蓄者能从其储蓄中获得应有的回报,也可减少目前大量民众进入股市现象的发生。
[$page]

“人民币每年升值3%左右较妥当”

孙荣飞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在该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观察第十次报告会上表示,如果现在人民币升值,不仅使国内经济付出重大代价,而且结构性问题仍不能得到解决。相比之下每年3%左右的升值较妥。

林毅夫表示,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双盈余”,使得外汇储备从1994年的516.2亿美元,到今年6月底创新高达13326亿美元。林毅夫坦承,这个现象可能会长期存在,而使人民币不断面临升值压力。

但他继续解释,当2003和2004年人民币汇率成为国际焦点时,我国当时的外贸盈余绝对量要比1998、1999年低,1998、1999年时大家都认为应该贬值,2003、2004年时反而说要升值。更何况,我国经常账户的盈余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3年只有1.7%,2004年则为3.4%,同时期日本3.7%,新加坡19.8%,韩国4.2%,马来西亚3.7%,泰国4%多,都比我国高,可是国际上没有人认为他们应该大幅升值,只说我国应该大幅升值。所以,人民币汇率的问题并不是汇率严重偏离均衡汇率引起的。

林毅夫认为,人民币大幅升值不能够解决国内外压力。现在,由于投机人民币升值,大量热钱涌进来,推动了资产价格的高涨。但是,从台湾地区和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中的经验来看,由于资产的泡沫已经被炒起来了,境内的资金继续跟进,虽然汇率在1986年升值了40%,但是资产泡沫还是一路飙升。台湾的股指就曾从1985年7月的636点上涨到1990年2月的12600点。日本的日经指数也从1985年底的1万点上升到1989年的4万点,都是在汇率已经大幅升值以后继续两三年的。

据此,林毅夫认为,人民币汇率即使大幅度升值,股市的指数很可能还会继续大幅上升。其次,即使汇率大幅升值,因为经常的盈余是结构性的,是国内产能过剩加上美国的储蓄不足造成的,这种结构性问题靠价格难以调整。在汇率升值的第一年,出口可能会有所减少,但是,会使国内产能过剩的情形更加严重,使得价格下跌,甚至出现通货紧缩。价格下跌会抵消汇率升值对真实价格的影响,经常账户的盈余会恢复到升值前的水平。日本在大幅升值之后一两年外贸盈余又回到以前的水平甚至比以前的水平更高。所以,大幅度升值会使国内经济付出巨大的代价,但是结构性的问题并不因此而得到解决。两害相比,还是比较小的幅度,每年3%左右的升值较妥。如果每年升值3%,10年升值34%,这也不低,也是相当大的调整。

林毅夫进一步补充道,由于我国的资本账户尚未开放,投机人民币汇率的交易成本较高,如果每年升值3%,对汇率升值的投机就赚不到钱。如果投机者同时也投机股市,假如我们让股市“软着陆”,那么,在股市上的投机也是不赚钱的。

“热钱进来的唯一目的是赚钱,如果在汇率上赚不到钱,在股市上也赚不到钱,就不会投机了。”林毅夫说。

股市需要“软着陆”

张喆 陆媛

“股市需要‘软着陆’。”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昨日在“CCER中国经济观察”第十次报告会上如是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对于具体如何促进股市“软着陆”,林毅夫认为,应当制止违规银行资金入市,虽然目前对违规入市的银行资金规模没有准确数据,但他认为,股市有起伏是正常的,股市的起伏会不会引发金融危机还要看银行资金多大程度地卷入股市之中。

随着近年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走高,许多信贷资金还是通过各种手段变相进入了资本市场。这部分违规进入股市的资金一般都是短期资金,带有较强的投机色彩,容易加剧市场风险,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

据了解,早在去年年底,部分商业银行就已经开始对部分信贷资金进行核查,核查情况表明确实有一部分信贷资金违规进入了股市。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的主要形式包括个人消费贷款、开发商虚假贷款、通过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进入等。

今年2月4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防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与证券公司业务往来相关风险的通知》,明确要求“严格禁止任何企业和个人挪用银行信贷资金直接或间接进入股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贷款给企业和个人买卖股票。若发现挪用贷款买卖股票行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采取及时、必要的措施立即收回贷款”。

今年6月银监会对违规银行资金进入股市的现象“重拳出击”,宣布对被企业挪用信贷资金的八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进行行政处罚。对涉及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挪用短期贷款进入房地产市场、证券市场和其他方面的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和北京银行等2家机构给予罚款和其他行政处罚,给予涉及中国海运(集团)公司挪用贷款资金申购新股的招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等6家银行驻上海部分分支机构罚款、暂停部分业务和拟取消高管任职资格的处罚。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