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授权管理猴子下属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07/8/7   浏览3827次   

猴子管理法则的目的在于帮助经理人确定由适当人选在适当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身为经理人要能够让员工去抚养自己的“猴子”,你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规划、协调、创新等重要工作。

“猴子”=问题

你是问题处理高手吗?假如你的下属崇拜你,你或许会相当高兴。但那以后,他几乎每件事都向你请示,你会觉得如何呢?你是否会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了,并因此开始检查自己的管理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呢?

有一天,你的一位下属在办公室的走廊与你不期而遇,下属停下脚步问:“老板,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想向你请示该怎么办。”此时,下属的身上有一只需要照顾的“猴子”,接下来他如此这般将问题汇报了一番。尽管你有要事在身,但还是不太好意思让急切地想把事情办好的下属失望。你非常认真地听着……慢慢地,“猴子”的一只脚已悄悄搭在你的肩膀上。

你一直在认真倾听,并不时点头,几分钟后,你对他说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问题,很想先听听他的意见,并问:“你觉得该怎么办?”

“老板,我就是因为想不出办法,才不得不向你求援的呀。”

“不会吧,你一定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你看了看手表,“这样吧,我现在正好有急事,明天下午四点后我有空,到时你拿几个解决方案来我们一起讨论。”

告别前,你没有忘记补充一句:“你不是刚刚受过‘头脑风暴’训练吗?实在想不出,找几个搭档来一次‘头脑风暴’,明天我等你们的答案。”

“猴子”悄悄收回了搭在你身上的那只脚,继续留在此下属的肩膀上。

第二天,下属如约前来。从脸上表情看得出,他似乎胸有成竹:“老板,按照你的指点,我们已有了5个觉得还可以的方案,只是不知道哪一个更好,现在就是请你拍板了。”即使你一眼就已看出哪一个更好,也不要急着帮他作出决定。不然,他以后对你会有依赖,或者万一事情没办好,他一定会说:“老板,这不能怪我,我都是按照你的意见去办的。”

关于作决定,记住以下准则:

一、该下属做决定的事,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学着做决定;

二、做决定意味着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任。不想做决定,常常是潜意识里他不想承担责任;

三、下属不思考问题、不习惯做决定的根源一般有两个:其一是有“托付思想”,依赖上司或别人,这样的下属不堪大用;其二是上司习惯代替下属做决定或喜欢享受别人听命于自己的成就感,这样的上司以及他所带领的团队难以胜任复杂的任务;

四、让下属自己想办法,做决定,就是训练下属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承担责任的行事风格。这一点与上司不敢承担责任,任由“集体”来承担责任,以便自己到时好借口于“下属办事不力”而推卸责任的“官僚”作风有本质差异。让下属做决定,意味着你已授权下属做决定。也就是说,作为上司无论如何还是无可争辩地要为结果承担全部责任。对话还在继续。你兴奋地说道:“太棒了,这么多好方案。你认为,相比较而言哪一个方案更好?”

“我觉得A方案更好一些。”

“这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案,不过你有没有考虑过万一出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噢,有道理,看来用E方案更好。”

“这方案真的也很好,可是,你有没有想过……”

“我明白,应该选择B方案。”

“非常好,我的想法跟你一样,我看就按你的意见去办吧。”

凭你的经验,其实你早就知道应该选择B方案,你不直接告诉他的目的是想借此又多赢得一次训练部属的机会。训练是一个虽慢反快的过程,训练的“慢”是为了将来更快。

你这样做的好处不言而喻:

一、打断下属负面的“依赖”神经链;

二、训练了下属分析问题、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让下属产生信心与成就感。因为这样,他会觉得自己居然也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越来越有能力的下属能越来越胜任更重要的任务;

四、激发下属的行动力。人们往往愿为自己的决定全力以赴,并愿意为它承担责任;

五、你将因此不必照看下属的“猴子”而腾出更多的精力去照看自己的“猴子”。

“猴子管理”理论告诉我们:

一、每一个人都应该照看自己的“猴子”;

二、不要麻烦别人照看自己的“猴子”;

三、组织中,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自己应该照看哪些“猴子”以及如何照看好它们;

四、不要试图把自己的“猴子”托付给别人照顾。这里的别人可能是上司、下属、别的部门的同事,也可能是公司、社会乃至上天、命运等;

五、不要出现没有人照看的“猴子”,也不要出现有两个以上“主人”的“猴子”;

六、作为上司不仅应明确让下属知道他应该照看好哪些“猴子”,更需要训练下属如何照看好他们的“猴子”。

管理时间:谁得到猴子?

下属的负担最终总是落在经理的肩上,该如何避免出现这种状况呢?为什么经理们总是没有时间,而下属却总是没有工作?这里,我们将探讨经理“管理时间”的内涵,管理时间分为三种情况:

受老板制约的时间——用于完成老板要求的工作,经理若不能完成,将迅速受到直接的处罚。

受公司制约的时间——用于处理来自其它经理的求助。忽略这些要求,也将受到处罚。

受自己制约的时间——用于处理经理自己想做或同意做的工作。其中一部分时间会被下属占用,称为受下属制约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属于经理自己,被称为“自由支配时间”。“自己的时间”不会受到任何处罚,因为无论老板还是公司都不知道经理没有完成自己原本打算完成的工作,也就无法对他进行约束。

要应付来自各方面的要求,经理需要控制好工作时间和内容。既然老板和制度规定的工作存在受罚风险,所以经理不能忽视。这样,自己的时间便成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了。经理应该通过尽量减少“自己的时间”中受下属制约的时间部分来提高自由支配时间部分。然后利用这些提高的自由支配时间部分来更好地处理老板和公司给他规定的工作。大部分经理几乎从未意识到:他们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下属问题上。所以,我们使用“背上的猴子”这个比喻来解释“受下属制约的时间”是如何形成的,以及经理应怎样做。
[$page]

猴子在哪儿?

让我们想象一下,一个经理正走在大厅时,这时他的下属小李迎面而来。两人碰面时,小李打招呼道,“早上好。顺便说一下,我们出了个问题。你看……”。当小李继续往下说时,经理发现这个问题与所有下属提出的问题具有两个相同之处,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两个相同之处是:

一、经理知道自己应该参与解决问题;

二、经理知道目前还无法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

于是,经理说,“很高兴你能提出这个问题。我现在很忙。让我考虑一下,再通知你。”然后他就和小李各自走开了。

现在我们分析一下刚才发生的一幕。他们两个人碰面之前“猴子”在谁的背上?下属的背上。两人走开之后,又在谁的背上?经理的。一旦猴子成功地从下属的背上跳到上司的背上,“受下属制约的时间”便一直持续到猴子回到真正的主人那儿接受照顾和饲养。在接收这只猴子的同时,他也就自动地站到了他下属的下属位置上。也就是说,当经理做了两件一般应让下属为老板做的事时,他也让小李将他变成了她的下属。这两件事就是——经理从下属那儿接过了责任,并承诺汇报工作进展状况。而下属为了确保经理不会忘记这件事,以后她会将头探进经理办公室,欢快地询问道:“经理,怎么样了?”(这叫监督)。

或者让我们想象一下经理是如何结束他和另一位下属小杨的谈话。他离开时说,“好的,给我一份备忘录。”

我们分析一下这个场景。猴子现在在下属的背上,因为下一步要采取的行动是他,但猴子准备跳跃了。观察这只猴子,小杨尽职地写好经理要求的备忘录,发送给经理,经理收到后读了一遍。现在该由谁来采取行动?经理。如果他越不迅速采取行动,下属就会越生气(因为他会浪费时间),经理也就越内疚(他所背负的“受下属制约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重)。

或者,设想经理在和另一个下属小张会面时,他同意为小张做的公共关系建议书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结束的时候经理说:“需要帮助尽管告诉我。”

我们就此做一分析。同样,猴子本来是在下属背上的,但是又有多久呢?小张意识到:直至经理批准她的建议书才能让经理“知道”。根据经验,她也意识到她的建议书会在经理的公文包里呆上几个礼拜才能得到处理。是谁真正得到了猴子?谁要找谁核实?浪费时间和瓶颈问题又会发生。

第四个下属Reed,他刚从公司的另一部门调任,将发起并管理一项新的业务。经理说他们马上要碰个头,订出一套新的工作目标并补充说:“我会草拟一个大纲和你讨论。”

我们也来分析一下。下属(通过正式委任)得到了一份新工作并(通过正式授权)负有全部责任,但是经理要负责下一步的工作,在他做出任何行动之前,他肩负着猴子,而下属也无法开展工作。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形?因为在各种情形下,经理和下属在最初时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他们所考虑的问题是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