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通胀预期 央行今年第四次加息
一年期存贷利率分别上调0.27和0.18个百分点,周二加息,出乎市场意料
徐以升
央行宣布从今天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央行本年内第4次加息。此次加息时机选择令市场颇感意外。
昨天傍晚,央行发布公告,从8月22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到3.6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18个百分点到7.02%。
本次利率调整中,活期存款利率保持不变,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09个百分点。
央行称,本次加息是为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投放,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今年央行前三次加息分别是在7月20日、5月19日和3月18日。
出乎市场预期
摩根大通中国研究部主管龚方雄对《第一财经日报》直言,加息时机有点出乎意料。渣打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师王志浩也称,这是一次超出市场预期的加息。
“一般央行的加息都是在周五、周六,以避免给市场过大的冲击,但这一次是在周二。”王志浩说。
记者统计发现,自2004年10月至今的8次加息消息,全部是在周五或周末公布。
申银万国证券宏观部经理李慧勇则表示,加息本身是在市场预期之内的,但加息的时间比市场预期的要早,之前的几次加息间隔都在2个月左右,而这次距离上次加息只有1个月时间。
但王志浩认为,此次加息的出乎意料,更显示出央行对通货膨胀问题的果断态度,“在这个问题上,央行今天已经证明他们比观察家们想象的要更为强硬。”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7月份CPI同比上涨达到5.6%,是近10年来CPI月度涨幅最高的一个月。
和7月份的加息公告一致,央行再一次阐明了利率调整的重要目标是“稳定通货膨胀预期”。
央行日前发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提出,前期粮食和肉禽蛋价格的上涨已逐步传导到下游食品加工、餐饮等行业,因此有必要高度关注价格传导问题,防止价格全面上涨。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何帆对记者称,现在央行对下半年的通货膨胀形势非常担心,尤其是农产品价格上涨,这是一个全球现象,最后都会传导到国内的物价水平上来。
市场预期还会加息
此次加息也是今年央行第二次采取存款利息增幅大于贷款利息增幅的非对称调整,上一次是5月19日。今次加息后,实际存款利率仍然为负。
何帆表示,此次加息为存贷款利率的非对称调整,这种调整本身就显示出加息压力主要来自存款实际负利率形势。
龚方雄认为,加息时机和非对称加息,似乎显示出央行倾向于调整当前负利率的状况,而当前的负利率形势并没有得到改变,因此,他预期在未来6个月里央行还会再次加息。
王志浩同样认为今年还会有一次加息。“如果这一预测存在不确定性的话,那就是央行可能在今年年底有更多动作。”
昨日沪深股市继续走高,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上证指数一度上冲至4982.98点,距5000点整数关口仅一步之遥。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此次加息对股市影响不大,因为加息之后实际利率水平还是负的,在实际利率水平过低的情况下,市场会推动资产价格上涨。
王志浩指出,中国央行继续进行紧缩性政策调整,表明央行并不太担心全球金融市场对于国内市场的负面影响,在流动性和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上,中国仍然有别于外部世界。
何帆也认为,当今的全球通胀形势并没有因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而改变多少,对于各国央行来讲,通货膨胀压力可能还是主要担心的问题。
[$page]
意外加息的意料之中
禹刚
多位金融机构的分析人士昨日听到央行再度加息的消息,第一反应是“怎么这么快”?虽然在CPI等宏观数据继续高企的背景下,市场一直在等待央行的下一次加息,只不过这次的时机有点出乎大家意料之外。那么,意料之外我们又应该读懂哪些意料之中的政策信号呢?
通胀形势逼人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加息4次,算上利息税下调15%,一年期存款利率已提高约1.8%。而昨日距上一次7月20日的加息只有1个月,打破了此前三次的加息频率至少隔两个月以上的常态。
政策打破常规,突如其来,有何“弦外之音”?至少,我们应该听出来,通胀已经形势逼人。尽管目前对通胀与否还有争论,但政策已经作出回答。
7月份的CPI创下十年新高,8月已近月底,物价方面却依然未见令人轻松的消息出来,倒是楼市和股市依然高歌猛进。前者在7月份的淡季还涨了7.5%,后者更是攀上5000点指日可待,资产泡沫又见端倪。
再加上,7月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27.6%的高位,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高达18.48%,这为未来12至18个月的通胀又埋下了助推器。
在申银万国经济学家李慧勇看来,“政策信号不能不重视”,他认为央行在加息通知中明确表示要“稳定通货膨胀预期”,这样侧面反映出当前通胀的压力已经很迫切。
此外,昨日加息中的存贷款步调不一致,前者为27个基点,后者为18个基点。而这一点,我们应该“听”出来的是,政府不希望频度过快的加息影响到经济的正常运行。上调存款利率27个基点,是为了抑制通胀,而贷款利率一方面上调,是为了抑制货币过多投放和信贷过快增长,另一方面上调幅度低,则是考虑经济正常运行节奏,避免频度过快反而严重影响实体经济。
流动性压力未必会减轻
同样的,在政策出台之外,我们也能感觉到货币当局的担心,即随着人民币和美元利差缩小,以及次级债风波使得内地市场产生避风港般的吸引力,未来国际资金流入的压力增大,如果这样,未来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依然严峻。
从无风险收益率的角度来看,当前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4.6%,我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4.25%,相差仅50个基点。如果人民币年升值幅度达到5%,则国际资金可能更大规模流入我国,增大央行回收流动性的难度。
不过,以稳定币值为首要目标的央行,在通胀有可能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加息是必要而且是重要的武器。对于投机资金流入和外储快速增加造成的流动性过剩,则采取加强监控防范措施,加大鼓励外汇流出力度。日前外汇局试点个人直接投资境外市场,即是一例。
货币政策独立
最近由于次级债风波,美欧日等央行都在大力放松银根,中国为何此时突然加大紧缩力度?
其实,这也正是各国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反应。美欧等央行是因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风险偏好逆转,市场流动性突然干涸,从而被迫注资甚至减息。但国内宏观经济所表现出的却是:物价连连攀高,货币信贷投放过快,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在这样的情况下,央行的加息针对的是国内经济运行。
另一个例子同样可以说明,2003年之后,美联储开始了升息周期,而当时国内出现通货紧缩的迹象,因此央行当时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
不过,从下一步政策取向来看,央行的政策趋向于“先发制人”,尽早预防,汇丰银行经济学家屈宏斌认为,更多的紧缩政策包括:下半年还会上调2至3次存款准备金率;1.55万亿元特别国债逐步发行;控制银行向房地产企业和其他特定行业发放贷款;对非FDI投资更严格限制,鼓励外汇流出等。
[$page]
冲关5000点前添变数 加息针对谁?
分析师认为,加息针对的目标还是CPI等经济数据,人民币升值受益板块仍可看好
张志斌
就在上证指数逼近5000点大关的时候,央行昨晚突如其来的加息无疑给即将冲关的A股市场平添了一些变数。那么,央行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第七次、2007年来的第四次加息会对目前的股市有多大影响呢?《第一财经日报》昨日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
东吴基金研究员莫凡表示,央行此次加息时点的选择比较出乎市场的预料。此前央行一般是在经济数据出台之后几天或周末时宣布,此次选择在周二和CPI等数据公布已超过一周时加息比较意外,更何况央行刚在上周发行了1000亿元的定向票据、8月15日存款准备金率也刚刚提高,因此此前市场尽管都有加息的预期,但普遍预测央行会在9月加息。
对于央行此次加息的目的,莫凡表示,加息不是针对股市,其目标应该还是CPI等央行比较看重的经济数据。此外固定资产投资、信贷等数据均有过热迹象。
中信建投金融业研究员佘闽华在昨日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央行此次加息比较意外,此前央行还没有连续2个月均加息的先例,在最近刚刚提高了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下,加息将进一步收紧各大银行的流动性。至于此次存贷款利率上升幅度的不一致是否会使各大银行的利差有所缩小,还要看具体情况。从前几次加息的结果来看,影响应该不会太大。
而一位资深市场人士则表示,单就股市而言,加息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在目前美联储要降息而中国央行加息的大环境下,人民币升值这一本轮牛市的基调不会改变,反而还会有所加速,因此人民币升值的长线受益板块如地产、金融、航空等仍可看好。
让众多市场人士如此看好后市的原因无疑是市场对此前几次加息的反应。数据显示,今年此前三次加息后的首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分别上涨了2.87%、1.04%和3.81%,加息这一传统的股市利空消息反而成了A股上涨的加速器。
[$page]
债市年内难翻身
苏文
就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时,中国却仍然在收紧流动性,昨日央行宣布加息。市场人士普遍认为,这次加息比较突然,债市短期下跌可能难以避免。
上周五,央行刚刚发行了超过1000亿元的定向票据,而在定向央票发行后数天内央行便宣布了加息的决定,这与前几次加息颇为相似。因此也有分析师认为,此次加息虽然不在周末,但也并不完全令人意外。
昨日上午,央行刚刚在公开市场发行了300亿元1年期票据,发行收益率连续第三周持平于3.2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