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2万亿 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可再生能源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7/9/5   浏览3296次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昨天公布 202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5%

宋蕾 杨正莲

国家发改委昨天公布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提出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整体能源消费量要从目前的8%提高到2020年的15%,为达到上述目标,预计总投资额达2万亿元。
“这个规划是对国家应对气候方案的具体延伸。”昨天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后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陈德铭表示,气候问题是这次APEC会议关注的重点。本次可再生能源规划的发布显示,中国已具体提出方案,来促进能源结构调整,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使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替代大量化石能源,显著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

陈德铭还指出,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是水电、生物质能、风电和太阳能,并积极推进地热能和海洋能的开发利用以及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

80%投资要由企业完成

《规划》提出,在财政方面预计实现2020年规划任务将需总投资约2万亿元。“为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将采取国家投资和社会多元化投资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建设资金问题。”陈德铭会后告诉记者。

事实上,在我国可再生能源尚未形成产业规模,必须在政策上加以积极引导。目前主要实施的是价格政策。政府鼓励使用风能和太阳能,把这部分更高的费用摊到电价上,形成费用分摊机制。

此外,对可再生能源企业采取财政和税收的优惠政策,包括建立专项基金给予补助,也包括减免税收。
陈德铭会后还透露,投资资金结构比例中,企业将负担大头,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资比例不会超过20%,80%以上的资金将引导企业出资。因此,大型能源国企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陈德铭在回答《第一财经日报》提问时表示,发改委要求现在生产销售化石能源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的中央企业、地方的大型企业,承担一定的义务,拿出足够的资金发展可再生能源,要在它们的经营中达到一定的比例。

“具体规划明确规定,到2020年,发电装机容量500万千瓦以上的企业,它们经营的总的发电功率里面必须有8%以上是可再生能源。”陈德铭说。

上述规定在《可再生能源法》中已有所体现,该法已明确国家电网企业和石油销售企业承担收购可再生能源电力和生物液体燃料的义务。

财政补贴不问所有制

同时,陈德铭还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对于可再生能源的补贴,不问企业所有制,完全按照公平待遇。在可再生能源开发领域内,市场规则、市场准入,对所有的企业都是一视同仁。

据了解,目前可再生能源领域里,有很大一批是正在发展和成长中的民营企业。在风电领域,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目前一批中标企业多数是民营。太阳能的光电板生产、大型风机的生产和其他太阳能的热利用设备的生产,大部分由民营企业负责。即便在水电等需要巨额投资的领域,现在大中型水电开发,民营企业也已经进入。

“所以,政府将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而且它们一定会成为我们的生力军。”陈德铭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为此,2005年全国人大专门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发改委今年又制定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为实施这些法律法规,发改委制定了五年的能源规划,同时也制定了时间比较长的十五年左右的可再生能源规划。

据发改委的测算,到201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量将相当于3亿吨标准煤, 2020年的开发利用量相当于6亿吨标准煤,将显著减少煤炭消耗,弥补天然气和石油资源的不足。

[$page]

生物燃料2020年替代1000万吨成品油

中国鼓励发展非粮乙醇

宋蕾

作为重要的石油替代品,目前全球正大力推广玉米燃料乙醇。但在中国,生物燃料将走另一条发展之路。

昨天,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与美国、巴西等国大力推广玉米燃料不同的是,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表示,为保护耕地,结合农业生产,中国将不使用玉米作为燃料。

这份中长期规划提出,到2020年,中国的生物燃料乙醇利用量将达1000万吨,加上生物柴油利用量200万吨,总计替代约1000万吨成品油。

目前,中国生物乙醇产量约在102万吨左右。在102万吨里面有80多万吨的乙醇仍然使用玉米,其余20万吨是使用其他粮食和薯类植物。

但基于粮食安全考虑,陈德铭表示,今后发展生物燃料乙醇,不再用玉米,而主要是用非粮物质,比如甜高粱、小桐子,还有文冠果等植物,它们大多生长在盐碱地、荒地荒山上,利用这些东西,把它们转变成生物燃料。

据悉,发改委近期的发展重点是以木薯、甘薯、甜高粱等为原料的燃料乙醇技术,以及以小桐子、黄连木等油料作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技术。从长远看,应积极发展以纤维素生物质为原料的生物液体燃料技术。

规划中还形成了全国生物燃料布局。发改委在2010年前,将重点在东北、山东等地,建设若干个以甜高粱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在广西、重庆、四川等地,建设若干个以薯类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项目;在四川、贵州、云南、河北等地建设若干以小桐子、黄连木、油桐等油料植物为原料的生物柴油试点项目。

针对中国生物燃料产业发展,陈德铭指出了两大困难。他说,首先中国布局太分散,生物质燃料分散在农村各地。第二是技术的困难,中国目前掌握的技术,以及对国际技术的了解都不足,导致这种生物质能的转化所带来的成本比较高,其价格短期内将比化石能源的价格高。


为促可再生能源 发改委暂不放开电价

宋蕾

由于技术限制,目前无论是风电、太阳能发电还是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均高于煤炭发电。在此背景下,发改委副主任陈德铭昨天表示,电价改革由此暂时不能放开。

陈德铭表示,如果完全放开电价,煤电上马将更多,反而抑制风电、太阳能电开发,不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但他同时指出,电价改革仍将逐步实现,使现在的定价方式走向考虑环境因素来定价。比如将给二氧化碳排放少的、单位千瓦功率消耗煤或消耗其他能源低的单位,多一些发电时间,以此来调整经济效益。

与此同时,各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价格短期内也无法固定,以达到完全的市场机制。就水电而言,陈德铭说,为了保护水力发电的生态环境和安置移民,发改委会对水电的价格逐步提高。

但就风电而言,固定价格当前存在一定难度。目前,针对风力发电,还采取招标的方式,其原因是这种方式能使风力发电的成本和价格逐步下降。

这种方式曾受到业内的质疑,认为不能鼓励产业发展。但陈德铭对此表示,目前对风电固定电价,技术上还不具备。针对业内质疑,发改委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

陈德铭说:“我们也曾经研究过,能不能对风电的电价进行固定,但技术条件告诉我们这是非常困难的,要对离地面70~100米高空的风,365天中每天的风速、风量有一个准确的判断,并且在10年到20年里判断准确,以此来定电价,基本上不可能。此外,中国东南西北的气候变化差异非常大,西北内地和沿海之间,有时候风量成倍变化,所以我们觉得在目前对风电固定电价,技术上还不具备。”

目前在中国风电招标形成的价格比火力发电的价格还要高,这部分差价,发改委方面已采取措施,在整个电网中给予一定时间补贴。

陈德铭认为,要降低风电价格,就需要用比较先进而又比较便宜的设备。如果完全用国外的昂贵设备,又要降低风电价格,目前不可行。因此已有很多国外风电大企业已经把它们的设备加工厂搬到中国,从另一侧面,这将促进中国的风电技术进步和应用规模的扩大。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