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数以千计的“弃车”,是各高校管理的一大难题。随着又一年毕业日期的临近,又将有一大批自行车被废弃,这些被废弃的自行车该如何处理呢?记者走访了北京几所高校,对大学校园里的废旧自行车进行了调查。
闲置车搁成废铁
1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清华大学。在经济管理学院门口旁摆放的100多辆自行车中,有近20辆自行车锈迹斑斑、一看就是很久没有人动过。一把铁锁牢牢地锁着车轮,久而久之便成了一堆废铁。清华大学物业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清华仅学生车辆就有约2.7万辆,这么多的自行车,每毕业一批学生,将会有500辆左右的车子等待处理。”
随后记者来到北京大学,这里的自行车摆放更有秩序,物理学院教学楼前的存车处,近百辆的自行车被分成四排。保安告诉记者,存放的自行车虽然很多,但经常被使用的也就六成左右。其余的车子一直都放着,也没人动过,至于车子主人是谁,更无从查找。中国人民大学同样也面临着自行车难题,每年各地的大学毕业生,离开校园后都会废弃一批自行车,任其生锈腐烂浪费资源,影响环境,学校处置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人大法学院的刘同学对记者说:“见到好多自行车闲置着没人骑,感觉挺可惜,一天天就这么放坏了。”
利润低少人回收
记者到清华大学附近的二手车市场走访,那里一辆八成新的车子卖七八十元,贵点的也就100多元,买来后骑上一年差不多就要报废了。大多数人对于这种报废的自行车如何处理并没有太在意。认为花几十块钱买的,物尽其用,丢了后买辆新的就可以了。据清华大学的门卫讲,以前也有收废品的小贩定期来学校,但在学校逛了半天,也没收几辆车子,时间久了,小贩都不来了。记者又致电海淀区废旧物资收购公司,据工作人员透露,报废的自行车只能按废铁收购,每吨在2000元左右。收购废旧自行车难度很大,学校内的都是分散的,单单收购几十辆成本太高。
记者在清华东门与几位收废品的师傅攀谈,他们表示“收购废旧自行车利润太小,相对于废纸箱、废家电,这东西又重”,所以他们更愿意到社区里去“淘宝”。而校园里的废旧自行车也就面临被搁置的状态了。
“回收旧自行车费力不讨好。”昆明物资利用总公司总经理杨向东直言不讳。他表示,自己非常赞同废旧单车回收整治,但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废旧单车最终只能回炉化铁,然而回收环节的高额成本让回收单位望而生畏。
杨向东举例:拆卸一辆废自行车交到炼钢厂约值七八元钱,即使居民白送给回收公司,在回收、装卸、拆卸、运输等环节产生的成本加上税收就会超过16元。况且,现在大部分废旧自行车虽然闲置在车棚,但毕竟是私有财产,假如处置程序稍有不当,车主细究起来很容易引起麻烦。所以,几乎所有回收公司都不愿意做这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自行车亟待“再就业”
清华大学一位同学对记者说:“学生一毕业,自行车也跟着‘下岗’,对于陪伴我们走过四年的‘伙伴’,我们应该给它找个安家的地方。”
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读大三的小李在提到废旧自行车的问题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专门成立一个中介形式的自行车协会,对于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们,可以把他们的自行车统一编号,需要维修的就修理一下,然后公布出来价格,卖给那些需要的同学,买的时候只需出示相关证件就可以了。”近日浙江林学院的做法同样值得我们借鉴。该校把毕业生离校后废弃的自行车维修好,刷上统一的绿色,安装上易拉罐制作的车牌,组建成“绿色”自行车库,提供给在校大学生们免费使用。使用者毕业或者不再需要这种自行车时,须将“绿色”自行车交还到车库中,重新供其他需要者使用。
采访中,记者在一些网页上看到有废品收购商在发信息大量求购废旧自行车轮胎和废旧自行车车架。一位废品收购商告诉记者,这些信息基本都是真实的,而且这些东西的需求原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只是很少有人去着手做这件事。为此,有关专家呼吁,针对自行车更新周期的不断缩短,废旧自行车的回收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国家应建立健全回收制度,避免自行车对环境的污染。
《市场报》 (2008-01-28 第05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