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华:新能源汽车产业必须“纵横联合”

来源:科技日报      2015/1/14   浏览6416次   

[摘要]纵是产业链的联合,也就是整车、关键零部件、研发机构等纵向联合;横是汽车企业之间的联合,横向整合汽车产业的共性技术需求。

 

“纵是产业链的联合,也就是整车、关键零部件、研发机构等纵向联合;横是汽车企业之间的联合,横向整合汽车产业的共性技术需求。如果是非竞争性的产业,它可以单独地纵向整合。如果是竞争性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必须横向整合需求,纵向整合产业链。”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月12日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7.85万辆,销售量7.48万辆,比上一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比上年分别增长2.4倍和2.1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比上年分别增长8.1倍和8.8倍。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张进华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汽车前景广阔,但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意识比较弱,“纵横联合”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自主创新和走出国门的最佳出路。

 

记者: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电动汽车联盟)2010年成立,到2015年已是第5个年头,汽车企业对联盟的参与度怎么样?

 

张进华:中国汽车企业的合作意识还比较弱。在很多发达国家,汽车企业对产业联盟十分重视,参与度也比较高。但在中国,汽车产业之间的合作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谈起联盟时大家都会说联合起来很重要,但做起来并不容易。目前新能源汽车企业对联盟这个平台的使用还不够,效率也不够高。很多企业的决策层对联盟的日常参与不够,参与的人回去又可能沟通不畅,所以联盟技术成果的传播就不够,久而久之联盟的成效就不明显。

 

现在联盟的项目让企业拿出几百万自筹经费来做还可以,再多企业就不是太愿意,但是几百万解决不了什么技术问题。所以,目前情况下联盟的资金支持主要来源于政府,企业占一小部分。但是在欧洲,基本上以企业出钱为主,政府出小钱,企业出大钱。

 

记者:很多联盟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感到困惑,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定位问题对电动汽车联盟的发展有何影响?

 

张进华:联盟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清晰主要源于政府对联盟没有明确的定位、定性,政府对于联盟发挥的作用也没有形成共识。不同联盟发挥的作用确实不一样,但政府对联盟应该有清晰的定位,而且应该明确联盟的哪些资源应该得到固定支持。此外,联盟的法律定位也不清楚。如果在国家层面,联盟的作用、定位明确了,国家对联盟的资源支持明确了,法律定位不明确也可以,关键是这些都不明确。

 

电动汽车联盟目前还好,因为国家对这一产业比较重视,政府有一定的支持,但是这种支持可能说有就有,说没有就没有,不是固定的、长期的,这样企业对联盟的信心就会受到影响。企业会犯嘀咕:现在政府支持你,以后还会支持吗?如果政府不支持你,还能不能做起来?

 

记者: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但我国的汽车技术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在这一背景下,把新能源汽车产业联合起来的意义何在?

 

张进华:正是由于我国的汽车技术基础较弱,所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必须联合,否则企业的自主创新就没有出路。另外,联合起来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出去,对汽车零部件体系的发展非常重要。如果只是单个企业走出去,在国外卖个几千到一两万台,这样的规模很难提供服务,汽车零部件体系也不可能跟过去。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体系相对比较集中,只要有三家联合走出去,三家加起来卖个五万到十万台,汽车服务就可以做起来,汽车零部件体系也可以跟着走出去。

 

记者:在中国,众多产业联盟发挥的作用参差不齐,你认为联盟发挥作用的关键是什么?电动汽车联盟采取什么思路把企业联合起来?

 

张进华:把联盟操作起来的关键是联盟的架构。我认为联盟挂靠在学会来做是有一定成效的。比如电动汽车联盟的牵头单位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它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容易把企业联合起来。

 

在我看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联合必须是纵横联合。纵是产业链的联合,也就是整车、关键零部件、研发机构等纵向联合;横是汽车企业之间的联合,横向整合汽车产业的共性技术需求。横向联合是很多联盟中没有的,但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非常重要。如果是非竞争性的产业,它可以单独地纵向整合。如果是竞争性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必须横向整合需求,纵向整合产业链。

 

记者:不同的汽车企业有各自的核心技术,电动汽车联盟在组织企业共同搞研发时,企业会不会有所顾虑?联盟在选择共同的研发方向时有何考虑?

 

张进华:电动汽车联盟一般会选择这些企业都解决不了,或者目前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攻关。企业对解决某项技术有共同需求时,就有可能联合起来一起做。

 

当然,不能选择太核心的技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些是具有竞争性的。比如电池属于核心技术,很难联合企业一起去研发。但是电池的热管理、电池的安全技术、电池的规格等的共性技术是企业都需要的,它们对共同研发这些技术很感兴趣。我们就是要找这种大家都想解决、都没解决、又不是最最核心的技术难题联合企业一起做。

 

另外,要找能够较快实现产业化的技术。中国的联盟与产业化更接近,国外的联盟与产业化更远。这是中国的特色,技术与市场离得太远,企业投入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