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茫茫车流阻碍着城市的驰骋之心,块块车位成了城市的难言之痛,交通出行困难已然成为各国城市的共忧,同时环保、绿色的交通诉求也促使政府重新审视交通问题,催生新的城市交通出行解决方案。微行,正成为城市交通出行解决方案之一。
时代诉求 适合就好
有学者指出在交通拥堵、停车难、最后一公里等出行问题变得日益严峻的当下,寻求新型的城市交通模式,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首要课题,传统意义上的汽车技术已经满足不了未来交通的需求,而融合了智能化、小型化、共享化的微行电动汽车或将成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与此同时,航空、高铁、私家车、公交、自行车等出行工具各展其能,构成了多元的出行方式。1000公里以上乘坐飞机,300公里以上用高铁,100-300公里采用传统汽车,100公里以内采用电动汽车出行,交通工具出行形成梯级化的特点。就此,以打造“城市微行纯电动车”为己任的知豆电动汽车总裁鲍文光创新性的提出了“微空间占用、微使用成本、微出行方式”的“微行”理念。
在鲍文光看来,坐高铁、飞机到一个城市,再通过共享模式租一辆车,将是未来主要的出行模式。据统计,一天24小时里可能有20个小时私家车都处于停止状态,白白占据了城市空间,而流动起来的共享车一辆堪比7-8辆私家车的效率,可以说共享下的微行车将极有效缓解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的城市出行难现象。

各展其能 各有千秋
如今部分消费者钟情于电动汽车的大续航里程和大空间,对小巧、灵活的微行电动车颇有微词。但在笔者看来,在目前电池技术、充电技术、电桩设置未取得关键性突破的前景下,片面追求远距离大空间的车型实际意义不大。相关数据显示,日常生活中80%的私家车出行是1-2人,日行驶半径在30公里以内,城市出行仍以短距离出行为主,微行电动汽车足够满足城市交通的出行需要。此外微行电动汽车也更容易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内找到停车位,一个标准停车位可以停放2-3辆车,在非常规停车位也能轻松停车,微行电动车将最大程度的释放城市应用空间。
与此同时,微行电动汽车所耗费的资源也少。同样开车到一个地方,正常的汽车大约在一吨半,而类似于知豆电动汽车的小车只有700多公斤,这就节省了大约一半的铜、铝、钢材等材料,而其体现出来的小型化、轻量化技术更是符合了未来交通低碳出行、节约能源的发展方向。可以想象,当一个人驾驶着大空间、续航400多公里的车,每天只出行50公里左右的路程,对资源是何其的浪费。

在机械时代,人们往往追求传统车的推背感、操控等驾驶乐趣。在城市道路日益拥挤的今天,此种实际意义已经不大,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已经把车变成了一个智能终端,有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在未来的新能源车上,智能交互带来的乐趣将颠覆以往由机械特性带来的乐趣。
众生喧哗的时代,思想交汇。以知豆电动汽车为代表的众多“微行”车企,正用自己的努力,践行出一条城市交通出行解决之道,或许他们不够完美、或许他们力有不逮,但有了他们的努力,相信城市的明天也将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