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是“禁电”声 电动车惹着谁了?

来源:岳阳网      2007/9/28   浏览5919次   

先是珠海电动车禁行,后有广州、沈阳跟进。2007年08月30日郑州召开了电动车禁行听政会,让广大的郑州市民着实“精神”了一把。一时间网络上,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关于郑州禁行电动车的话题,人们不禁再问:电动车到底惹着谁了?

2007年08月30日,《河南商报》发表了题为“郑州市区3年内拟禁行电动自行车”的文章,当即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引起一个不小的震动,毕竟牵扯到郑州的几十万电动车用户的切身利益。文章称:郑州市政府邀请国家、省畅通工程专家组成员,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和法学、交通、城市规划、市政界的专家学者,就电动车管理进行研究论证,拟定于《三年内全面禁止电动摩托车》。

电动车合法吗?

我们先不说该不该禁电动车,首先我们来看看相关的法律,弄懂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电动车的存在合不合法?

《宪法》第5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8条规定:“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十五公里。”在国家立法中,电动自行车是合法的存在,且有明确的法律规范,“在非机动车道内行使,最高时速不得超过十五公里”。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对非机动车的解释,将电动自行车包括在内,请看,“‘非机动车’,是指……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显然,《道路交通安全法》给了电动自行车以“非机动车”的“身份标签”,在国家立法上,电动自行车的合法性已是不容置疑的。

既然电动车的存在具有它的合法性,那么,禁止电动车上路究竟是什么原因在驱动?

电动车有标准吗?

文章说:【现状如何】八成电动车不符合国家标准,根据长安大学和郑州市交巡警支队的抽样调查结果,截至目前,郑州市电动车拥有量约50万辆,而符合标准的仅有10万辆。因为越来越多的车型酷似摩托车家族的“轻骑”,从外形和速度来看更不像自行车,大家称之“电动摩托车”。这种电动车有40万辆,占总数80%。“根据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到明年,郑州将出现75万辆电动车。”河南省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省畅通工程专家组成员徐晓慧说。

实际情况是,目前国内没有电动车的统一的强制性标准,所以很少有人去遵守。同时也没有欧美的法规严格,所以国内的标准通常不被重视,最重要的一点是国内各个地方还有不同的标准。

大河网友9月4日:不符合国家标准,但我们的电动车是通过正规的合法渠道买来的,我们有国家税务局的正规发票,既然路上行驶的电动车不符合标准、准备取缔,为何政府对正在销售的不符合标准的电动车视而不见呢?为何不符合标准的车还要出厂?为何政府不从源头抓起呢?难道说厂家、商家财大气粗不好管,我们老百姓既不财大又不气粗好管理?

电动车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文章说:平均每天发生 交通事故220起

根据长安大学和郑州市交巡警支队的调查,电动摩托车速度高于自行车、低于机动车,在速度上与其他交通工具不匹配,不同速度级的车辆混杂在同一道路空间内行驶,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根据2006年的统计数据,在郑州市区,电动车与其他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造成22人死亡、456人受伤。

来自大河网的消息  2007年09月04日说:本该我们电动车走的自行车道,你们去看看上面都是什么车?公交车、小轿车停的到处都是,我们不走快车道过去难道还要坐个直升机飞过去?对于机动车占用自行车道的事,政府部门是否应该加大力度治理?

说起交通事故,河南省交警总队提供的资料显示:去年全年河南省共发生交通事故26540起,造成5467人死亡,2462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4亿元。按前面所说的数字计算,电动车与其他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造成22人死亡,占0.4%和456人受伤,占1.8%,两者相比电动车的事故率简直是九牛一毛呀!

[$page]

中国已经到了汽车时代?

文章说:【公交表态】公交运力能承受增加50万乘客

“如果增加50万人乘公交车,公交公司的运输能力不存在任何问题。”郑州市公交总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杨恩良说,目前,郑州市拥有公交车辆3421辆,195条公交线路,每天平均的运载能力是180万人次。“在高峰期,运力能达到220万人次。”

大河网友: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在买不起轿车的情况下,不选择这即经济又环保抱的交通工具,又该选择什么?政府说了要大力发展公交,但现在的公交还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坐的车吗?一个月就那区区几百块钱的工资,而每天上下班的公交车费就得十来块,而公交公司又在坚挺着两元的票价,老百姓该选择什么?

文章同时还说:【专家观点】出台政策一定要慎重
 
“有钱人都买汽车开了,其他人如果骑自行车太费力气,乘公交车不但速度慢,等车挤车很不方便,只有电动车填补了这个空白。”在论证会上,省政协委员蒋书铭说,只有买电动车既经济实惠,又快捷方便,既然百姓需要,就不能全面禁止。

禁电后,50万人如何解决交通?

先不说别的,50万必须出来工作的人如何到岗位?

骑自行车,买汽车,做公交,步行均可,无非是早出晚归罢了。没看到我们的环卫工人都是披星戴月的工作吗。

什么?离单位太远,早点起来呀,要不叫单位搬家,搬到家门口;

没钱买车?好办啊,可以贷款啊,没有看到每天有700辆新车入户吗,成了有车一族,还怕消费上不去吗。

公交车太挤?早点啊,每天早半个点上班,晚半个点下班,告诉幼儿园老师,帮忙看着孩子,每天还能给孩子加深感情的交流,讲星星的故事。

走路累吗?不累,边工作,边锻炼身体,用不了一年半载的,咱也和刘翔比比,说不定咱也能成为冠军。

电动车禁行谁收益?

我们按50万人的10%买汽车,将会有5万辆新车入户,可以增加将交通规费的收入。

5万名新手上路,将会出现更多的事故,处理起来事故真带劲,天天有人争着送。

5万台新车上路,可以解决配套的交通警察上岗问题。

60%选择公交车,就是30万人,每天多出30万人挤公交车,那是何等的壮观啊,还怕挣不到钱,管它汽油价长不长,把车票再提高行了,不坐车就走路嘛。

还有30%骑自行车,就是15万人,本来已经没有多少的慢车道,只有占用人行道了,总不能真的让自行车安翅膀吧。

电动车很环保吗?

清华大学教授马贵龙说:据我所知全国99%的电动自行车使用的是强酸电池和汽车上的点火电池是一模一样的材料,北京200多万辆汽车,他们上面的电池,一个电池要比几个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大得多,如果电动自行车的电池有污染,汽车上的更有污染了,所以不存在一个污染问题。而说有镍铬电池的问题绝对没有,含有1%左右是镍氢电池,这都是环保电池。

电动车很省钱吗?

为什么那么多人爱骑电动车,因为它快捷、便宜,老百姓买的起,谁有钱了不想去买一辆大汽车开开。电动车一是省电,这是电动车的一大强项,谁都比不上,充满一次电需要半度电。二是省钱,电动车不象汽车和摩托车一样要交纳各种各样的费用,它不向政府交一分钱,老百姓使用起来没有负担。而且无尾气、无噪声,这对创建文明城市应该算是一项贡献吧。

禁电是政府懒政的表现?

大河网友:听说过北京没有,北京也禁止过电动车,但是后来又放开了,为什么,因为老百姓需要。首都都能这么做,为什么你郑州就不能,说白了就是因为郑州的管理者心中没有装着百姓。电动车是有不少违章现象,可政府难道就没责任吗?我骑电动车已经两年了,从来没有一个人对我说电动车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你们管理者早干嘛去了,到了现在,只会一味的禁、禁、禁,这就是你们的管理能力!一棍子打死一船人,这是不是有点显失公平呀。本人骑车两年从未违过章,从未被罚过款。

电动车在国外交通中扮演什么角色?

世界电动车创始人、香港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说:有人说一个国家工业化发展越快,机动车越多,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使用越少,我觉得这个不对。我看到1985年左右,美国需要850辆自行车,去年美国的自行车销售量达到两千万辆,自行车既是代步工具,又是健身工具,美国是发达国家了。日本也是销售自行车很大的国家,去年日本的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加起来销售了1千万辆以上。

  2002年我在美国加州分校在那里任教,美国加州大学的分校也是美国校园里面自行车最多的,我就看到他们的政策、法规环境很好,在这个城市里面,马路分成几块,汽车、自行车、人行的。另外在城市有充电站,免费充电,我觉得在整个法规和政策环境里,在政策法规里面我们要多采取一些措施,而不是采取封杀的手段。

关于电动车的种种,也许归结到底还是利益分配问题。因为所以阻拦就变成一个必然。一个国家要想政治清明,管理部门应该是没有利益的,至少不应该以追逐利益为行使权力的目的!应该说电动车是一个新兴的产业,我们如果象对待当年的VCD机和DVD机那样,也许电动车能成为中国下一个领先世界的东西。制造汽车,100年内想赶超德、日、美,基本上是在说胡话。中国一直是自行车文化主宰的国家,这跟我们的国情有关。

迄今为止,汽车还仍然是少数人的便利,所以老百姓只要有一点电动功能的新交通工具出现,而且是大家都买的起的,就会觉的生活大不一样了。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能有效提高老百姓生活质量的,其实政府说了不算,得老百姓说了才算。

电动车该何去何从?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