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破发” 公开增发牛市遇“寒流”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7/11/7   浏览2179次   

统计显示,截至昨天收盘,今年有21家公司进行公开增发,但已经有七成公司股价跌破了增发价。公开增发,竟然在牛市中遭遇了“寒流”。

牛市增强了上市公司的融资热情。Wind资讯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已有133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增发,形式包括非公开(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两种,其中21家公司进行公开增发。而在2006年,共58家公司进行增发,其中公开增发仅7家。

虽然增发热情高涨,但二级市场的走势却为这些增发公司泼了些冷水。Wind资讯的统计显示,截至昨天收盘时,已有15家今年进行公开增发的股票跌破了增发价格。

如早在今年3月中旬进行公开增发的航天晨光(600501.SH),其增发价格为18.49元。盘面显示,在其完成增发后,该股股价随大势走好而上涨,最高价一度达26.79元,令参与其中的投资者收益不少。但昨天该股已跌至13.63元。换而言之,如果投资者长期持有该品种,那么目前的价格将明显“套住”这部分持长线思维的投资者。

中小板公司中捷股份(002021.SZ)增发价格为每股16.03元,昨天收盘12.89元,较发行价下跌了3.14元,跌幅近20%。

刚刚完成增发的浙江龙盛(600352.SH),在增发过程中甚至出现了一级市场久违的承销团包销现象,公司1116.6万股增发股份将由承销商包销。昨天该股收盘15.88元,较其每股16.8元的增发价格已拉开距离。

昨天刊登公开增发公告的潍柴动力(000338.SZ)也出现了大幅下跌,跌幅达8.95%。

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在上市公司融资过程中“用脚投票”往往与增发价格、市场状况以及再融资后的公司业务发展有着相对错综复杂的关系。尤其是在此前大型IPO频频、A股市场出现调整迹象的背景下,投资者开始重新掂量上市公司增发价格,以便作出决策。尤其是在增发价格往往是参照公司某段交易价格而定的。可以想见,一旦前期公司股价被市场“高估”,那对于后续投资者的参与是不利的。

不过,从前期增发品种走势看,那些重量级公司的增发依然被市场看好。如中信证券(600030.SH)、万科A(000002.SZ)、保利地产(600048.SH)等品种在其完成增发后,股价在经过一定调整后,还是创出了新高。从这些表现强劲的个股基本面看,大批机构投资者从一开始就积极参与了运作。显然,机构能力以及公司增发前后市场的状况,直接对这些品种的具体走势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对而言,定向增发品种所受波及的程度不明显。Wind资讯的数据显示,仅天音控股(000829.SZ)、海泰发展(600082.SH)等极少数进行了定向增发的股票跌破发行价。

公开增发今年首现券商包销

浙江龙盛16%公开增发股份“没人买”

王斌

浙江龙盛(600352.SH)周一公告表示,其公开增发的6880万股网上网下配售比例均为100%,其中有1116.6万股由以华龙证券为首的承销团负责包销,占据了浙江龙盛总增发股份的16.23%。

浙江龙盛此前预计增发不超过1亿股,但是随后根据相关情况协商确定了最终发行数量6880万股,增发价为每股16.8元。

在目前市场如此火爆的状况下,网下机构投资者申购浙江龙盛增发股的却仅有上海电气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一家,且有效申购数仅有200万股,只有总增发股份的2.91%。

10月29日,浙江龙盛发布招股意向书及网上网下发行的公告。当日及随后一个交易日,其股价呈现震荡走势,但连续两个交易日浙江龙盛的盘中最低都仅为增发价16.8元,10月30日其收于17.07元,仅比增发价高出0.27元。

昨日,浙江龙盛复牌,股价大幅下挫6.97%,盘中最低仅为15.75元,收于15.88元,比增发价下跌了5.48%。

Wind资讯的统计发现,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进行的公开增发中,其中仅有浙江龙盛最终由承销商包销。此外有6家上市公司有部分余股由承销商认购,最多的为康美药业(699518.SH),仅有730股余股。

一位从事上市公司保荐业务的资深人士指出,公开增发的承销风险相对较大,因为是增发,发行价和市场价比较接近,在目前市场出现连续回调,大盘不断缩量下跌的情况下,投资者的谨慎心理导致了最近的两只公开增发股的中签率较高,且甚至出现了由承销商包销的状况。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