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物价新规"立竿见影 企业巨头纷纷表示理解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2008/1/18   浏览2436次   

发改委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给相关企业带来了压力,不过,它们纷纷表示理解。

昨天,被点名提价报批的12家企业之一的三鹿集团副总裁张振岭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在当前物价涨幅过高的情况下,十分理解国家的此项措施。

张振岭认为,发改委此次选取的是市场占有量大,并可以左右市场价格涨幅的行业龙头企业。此次干预措施可以看做是一个“事先约定”,如果企业要涨价,需要向发改委提出申报,并附上详细的成本以及经营流程。

“我想发改委还是想防止产生过高的利润,正常涨价应该不会受到抑制。”张振岭说。这些龙头企业在发改委提供的平台上达成共识,对平稳市场会起到积极作用;如果龙头企业有一个共识,那么其他小企业的擅自涨价将不会拥有市场空间。另外,这也在促使企业在内部管理上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考验乳企消化成本能力

牛奶是此次临时价格干预的品种之一,在此背景下,去年一路攀升的牛奶价格在今年将放缓脚步。

据乳业资深分析师汤至庆介绍,在上海市场,最近几个月,主流乳企均经历了2~3次提价。“以蒙牛为例,涨价幅度接近50%。”

据了解,去年全国平均收奶价格上涨近80%,而牛奶零售价格也在去年下半年一路攀升。恒天然商贸(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学研介绍,中国原奶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饲料价格上涨推动的。“饲料其实已经涨了几年,收奶价一直没有提上去。这一隐藏的压力在去年集中爆发。” 

《办法》出台后,伊利、光明等乳业龙头企业均表示支持,并严格遵守执行。同时,各乳企也通过推附加值高的新品和高端产品等方式来消化成本压力。以伊利为例,其高端产品液态奶的“金典”系列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7倍,酸奶等业务增长也同样强劲。伊利表示集团已完成了产品业务结构的战略升级。

对于奶价走势,郭学研认为,目前上游奶价已基本稳定。而汤至庆也表示,《办法》出台前,上游奶价已经达到顶峰,同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植奶农的政策,因此今年上游成本涨价空间有限。另外,企业在去年一年中已采取了一定的成本消化措施。“发改委出台这一政策已经考虑到了企业的承受力。”他依旧看好主流乳企的业绩。

不过,该政策对乳企的股价还是产生了影响。蒙牛在香港的股价自1月4日以来,一直处于下跌趋势。而原本处于震荡上扬中的伊利股份(600887.SH),于16日、17日连跌两天,其中17日收于30.01元,当日跌幅6.54%,而15日最高价一度冲到33.6元。此外,光明乳业和三元股份也不例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

服从新规按程序报批

去年曾发生串联涨价的方便面行业,今年再次成为物价调控的重点。

去年7月份康师傅、统一、今麦郎、日清、农心等10多家企业先后调价,0.5元~0.6元方便面产品提到0.7元~0.8元;1元产品则提到1.2元。行业全面提价最高幅度达到40%,平均提价幅度在20%。此后,由于发改委发令串联提价违规,包括康师傅等巨头又降低了产品价格。但去年底今年初,方便面又开始约10%的零星涨价。

对发改委的提价报批新规定,顶新集团公司公关负责人称:“为了起到行业表率作用,公司会服从发改委的新规定要求,按程序报批。”

不仅如此,去年底5升装的金龙鱼花生油每桶从96元左右涨到116元,涨幅达20%。作为食用植物油行业龙头之一,嘉里粮油虽然这次未被列入发改委点名要求价格报批的名单,但嘉里粮油新闻发言人束建群称:“公司对发改委稳定价格的努力表示理解,并称会积极配合做好价格报批工作。”束建群透露,嘉里粮油已经收到发改委通知,召集行业主要企业近日到国家发改委就新的价格报批工作召开讨论会议。

虽然巨头们纷纷表示支持发改委的价格报批工作,但某大型食用油生产企业有关人士称,食用油价格上涨,最大的背景是原料价格走高和供应紧张。

该人士认为,食品生产是一个很长的链条,只抓住终端解决食品价格的问题,这往往是行不通的。在新的价格报批制度下,短期内涨价可能少了,但是企业承受不了成本的压力,就会减产,令市场货源更少,最终导致销售终端价格再失控。

受发改委价格报批新规定影响,方便面龙头统一企业(中国)(0220.HK)和顶新国际的股价急挫。尤其是统一企业(中国)最低见4.49港元,创本月新低,仅守稳招股价4.22港元,收报4.82港元,急挫12%,成交增至4201万股。康师傅(0322.HK)则连挫6天,17日股价失守100天线,最低见10.3港元,创2个月新低,收报10.62港元,下挫7.7%,成交急增至1129万股,为1个月来最多。

发改委:临时干预不改变整体物价运行态势

宋蕾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昨天在中国政府网接受在线访谈时表示,此次发改委启动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并不能改变整个价格的运行态势。而且对于纳入到提价申报范围的12家企业,事先也已进行过通报。

周望军表示,控制价格主要是加快生产、改善供应,这种临时性的干预措施只能起到辅助性的作用,对防止价格过度上涨和不合理上涨起到抑制作用,并不能改变整个价格的运行态势或者说通过这个措施就使价格回归到原来的水平。

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昨天在同一场合也对外表示,这个措施主要是针对价格涨幅高、价格违法行为增多的情况。

周望军还表示,这次采取的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不会影响市场机制的发挥,发改委实行的两种措施,一个是提价申报,另一个是调价备案。在整个市场零售额中,政府干预的是极少数的商品。另外,干预的企业也是极少数的,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才干预。对极少数企业的干预和对极少数商品的干预不会影响市场机制的发挥。

曹长庆说,对于纳入到提价申报范围的12家企业,事先已经把它们邀请到发改委通报情况,已经了解和掌握了它们生产经营的一些基本状况,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本周六上午发改委将召开这些企业座谈。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还没有申报。

周望军昨天也表示,现在实行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并没有改变企业自主定价的性质,不过是对企业提价的合理性、理由的充分性,政府保留审查的权利。企业可以先调价,然后把调价结果上报,政府对合理性进行审查。合理性涨价,政府是不干预的。政府没有也不可能要求企业亏损经营,也不会因为政府干预措施来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临时价格干预措施不会影响市场机制发挥。 

香港内资食品股受挫

舒时

受内地通胀预期及奥运效应的推动,自今年伊始,内资消费类股便一直被香港股市评论员认为是今年较为稳妥的投资方向。然而,发改委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让不少食品股遭受重创,特别是那些名列发改委点名的12家企业中的股票,股价出现大幅波动。

其中,昨天刚刚上市不久的统一企业(中国)(0220.HK)暴跌12.2%,至4.82港元;蒙牛乳业(2319.HK)则全天重挫8.5%,下跌2.1港元,至22.7港元;中国食品(0506.HK)下跌2.29%,至5.97港元。

申银万国(香港)大市分析师Steve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原来受到追捧的这些食品类股,可能短期内投资者已经不敢再买。他说:“至少要等第一季度结束,等中央看清通胀及整体民生的状况后,如果没有下一步宏调措施,形势才会好转。”

不过,他继续看好奥运会所带来的中国消费股概念。“食品类股的风险在增加,但是其他消费类股仍是很不错的选择,比如运动服装,应该不会受到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影响。”

当天中银国际发表研究报告认为,临时的价格干预将对相关企业产生负面影响。但该报告同时提醒说,限价将使部分商品短缺的状况进一步恶化,因为企业可能在政府价格干预下不愿意提供这些产品。

报告认为,中国食品将受到负面的影响,因为其食用油的销售价格将受到限制,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公司说服其供货商停止提价的能力。中银国际正在重新考虑对其“优于大市”的评级,因其股价已超过目标价5.70港元。

不过,该公司并没有降低对蒙牛乳业的评级,仍给这家公司“优于大市”的评级。原因是分析师预计,由于供给的增加,今明两年原料奶价格的上涨速度将有所放缓,而且分析师们预计公司还可以调整饮料和冰淇淋等高端产品(占其销售收入的40%左右)的价格。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