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会计司负责人日前表示,新准则实施情况工作组将采取“逐日盯市、逐户分析”的方式,跟踪分析每家上市公司的2007年年报,对于年报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非合规问题,财政部将对有关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项检查。
新准则实施情况工作组由财政部会计司、监督检查局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相关人员组成,对每家上市公司年报重点关注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营业外收支、金融资产的分类基础及持有金融资产的具体分类情况、特殊交易的会计政策选择、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变化、其他产生净资产变动较大的项目以及同时发行A股、B股或A股、H股公司境内外财务报告的有关项目差异的情况。
截至2月2日,沪深两市已有75家非金融类和2家金融类上市公司公布年报。其中,75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7年合并净利润为112.1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51.078亿元,增幅为83.70%。
对此,上述负责人说,从目前情况看,上市公司2007年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为营业毛利的增长,占净利润增加额的94.75%。
但这些上市公司营业外收入中的债务重组利得引起了财政部的注意。统计显示,75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营业外收入合计为12.14亿元,其中债务重组利得占到46.83%。上述负责人说,这些公司债务重组的情况值得特别关注,不符合债务重组准则规定的,将采取措施严肃处理。
数据显示,已经发布2007年年报的2家金融类上市公司合并净资产比2006年增长了96.61%,合并净利润增幅达318.41%,投资收益增幅也达204.43%。
上述负责人说,2家金融类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来源于业务规模或交易规模增长导致的手续费或佣金净收入大幅度增加,投资收益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公司报告期内出售投资实现的收益。
2007年是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全面实施的第一年,2007年年报是新准则实施以来上市公司的首次年报。目前尚有1500多家上市公司没有披露年报。
财政部会计司上述负责人称,将对净利润或净资产变动显著的典型公司和不符合新会计准则规定的公司加大监管力度,对相关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建立约谈制度,并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实地调查,而且将把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2007年执行新准则的情况作为2008年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重要内容。
财政部会计司负责人就上市公司2007年报执行新会计准则答记者问
目前已公布2007年年报的2家金融类上市公司2007年合并净利润为235671.27万元,比2006年增加了179346.02万元,增幅为318.41%。
引起合并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二是投资收益
记者:请问财政部“逐日盯市、逐户分析”跟踪分析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负责人:2007年是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全面实施的第一年,财政部非常重视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新准则的执行情况,印发了《财政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5号),成立了由会计司、监督检查局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相关人员组成的新准则实施情况工作组,制定了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工作的方案,建成了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分析系统,采用了“逐日盯市、逐户分析”的方式,跟踪分析每一家上市公司的2007年年报,全面、准确地掌握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的情况。对于在年报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非合规问题,财政部将对有关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项检查。
记者:截至目前,财政部分析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年报情况如何?
负责人:截至2008年2月2日,沪深两市共有75家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公布了年报。75家公司2007年合并净资产为8868511.15万元,比2006年增加了2676989.02万元,增幅为43.24%;合并净利润为1121007.26万元,比2006年增加了510780.42万元,增幅为83.70%。引起合并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营业毛利。75家公司营业毛利合计为1160950.32万元,比2006年增加了483978.93万元,增幅为71.49%,占合并净利润增加额的94.75%。二是投资收益。75家公司投资收益合计为144126.56万元,比2006年增加了62204.91万元,增幅为75.93%。其中,75家公司出售投资实现收益110339.80万元,比2006年增加了36201.46万元,增幅为48.83%。三是营业外收支净额。75家公司营业外收支净额合计为96031.84万元,比2006年增加了67564.82万元,增幅为237.34%。
记者:目前,财政部分析的金融类上市公司年报情况如何?
负责人:截至2008年2月2日,沪深两市共有2家金融类上市公司公布了2007年年报。2家公司2007年合并净资产为575421.85万元,比2006年增加了282742.52万元,增幅为96.61%;合并净利润为235671.27万元,比2006年增加了179346.02万元,增幅为318.41%。引起合并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家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合计为165467.53万元,比2006年增加了129925.56万元,增幅达365.56%,占合并净利润增加额的72.44%。二是投资收益。2家公司投资收益合计为172277.28万元,比2006年增加了115686.71万元,增幅为204.43%。其中,2家公司出售投资实现收益138915.86万元,比2006年增加了93609.51万元,增幅为206.62%。
记者:国际上对我国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的情况也非常关注,请你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负责人: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情况直接关系到中国会计准则能否得到国际上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认可、等效工作。会计准则等效就是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后,应当使我国会计准则得到国际上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认可,使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具有同等效力。因此,财政部2007年高度重视会计准则等效工作,进展较为顺利。一是2007年我国内地和香港的会计准则等效工作实现了突破,双方签订了两地会计准则等效联合声明,确认内地会计准则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具有同等效力,为内地会计师事务所按内地会计准则审计的结果获得香港监管机构的接纳奠定了基础。二是中欧财金对话框架下的中欧会计合作进展顺利。经过北京会议和布鲁塞尔会议,中欧会计准则等效会谈取得重要进展,确定了2008年努力实现中欧会计准则等效的目标。三是中美会计合作纳入双方对话议程,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正式宣布,允许外国企业赴美上市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报财务报告,为中美会计准则等效创造了条件。
记者:从目前上市公司年报看,新会计准则总体实施效果是比较好的。请问下一步采取哪些措施来确保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实施到位?
负责人:从目前沪深两市77家非金融类和金融类上市公司公布的2007年年报看,新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执行情况很好。但这只是个良好的开端,还有1500多家上市公司尚未披露年报。财政部新准则实施情况工作组将继续密切关注每一家上市公司的年报情况,对净利润或净资产变动显著的典型公司和不符合新会计准则规定的将加大监管力度,一是对相关公司调查了解实际情况;二是对相关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建立约谈制度;三是财政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实地调查,一旦发现违规问题,严肃处理;四是将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2007年执行新准则的情况作为2008年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重要内容。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