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湖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办法》明确规定:对上路行驶的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电动车)实行登记制度。
当前,市场方面电动车正在热销,管理部门正在制定相关实施细则。为能在购买和使用电动车方面,给市民提供服务,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对电动车安全技术标准超标、误走机动车道、闯红灯、充电难、易被盗等方面的问题予以揭示和剖析。
近日,记者走访了江城多个电动车市场发现,受可以上牌的利好消息刺激,本来处于销售淡季的电动车市场,一反常态地出现了热销局面。但是,热销背后却存在着隐忧。
发现:
大部分电动车技术不符标准
2004年5月1日,新《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电动车为非机动车,但决定是否登记管理、如何使用的权限,下放给省一级政府。据此,上月省人大审议通过《办法》明确规定:对上路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实行登记制度,准予登记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国家非机动车安全技术标准。
然而,目前各地对电动车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各不相同。去年7月,武汉警方发布了《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通行的通告》规定:电动自行车作为非机动车,是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自行车。其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0公里/小时,应具备可由人力脚踏驱动的装置,整车重量不大于40公斤,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不大于240W。
近日,记者参照这一标准走访了江城多个电动车市场。现状让记者感到担忧。记者发现,目前市面上销售的电动车绝大部分的设计车速都超过了20公里/小时;大部分电动车没有人力脚踏驱动的装置;部分电动车额定连续输出功率大于240W;部分电动车整车重量可能大于40公斤。
这就意味着,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大部分电动车都不符合现行的标准。
尴尬:
修改还是严格执行现行标准?
由于多年来武汉市并没有按照“武汉标准”对电动车实行市场准入制,导致许多不符合“武汉标准”的电动车流入千家万户。
目前,武汉到底有多少电动车?因为没有实行登记制度,所以还没有官方数据。业内人士认为,这个数字肯定十分庞大。有人估计是10万辆,也有人估计是15万辆。如果参照这个基数,不符合“武汉标准”的电动车将不在少数。
省人大审议通过的《办法》明确规定,不符标准的电动车不能予以登记。未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的电动车,不得上路行驶。
这就引出一个十分尴尬而且棘手的问题:如果严格按照现行标准执行登记制度,目前,江城大部分都电动车有可能上不了“户口”。届时,没有“户口”的电动车如果上路行驶,就面临着处罚。
那么,是修改还是严格执行现行标准呢?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武汉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上月省人大通过的《办法》规定,各市可以对城区电动自行车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目前,针对武汉市的具体情况,该局已经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近日,实施细则就会制定出来。如果获得省、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向社会统一发布。
提醒:
买电动车要注意三个问题
由于“新规”还在制定之中,具体会修改哪一项标准还不得而知。为避免上不了牌照而造成损失,特别提醒打算近段时间购买电动车的市民注意以下三个问题:首先,尽量挑选实际车速在20公里/小时或20公里/小时以下的电动车。电动车毕竟只是代步工具,低速既可以保障人身安全,又可以保障上到“户口”。除速度之外,还要注意输出功率。功率越大,车速越快。尽量挑选240W左右电动车。另外,尽量挑选整车重量在40公斤左右的电动车。因为上牌时,相关部门会称重,而不是目测。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