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经济报告课题组组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建设部、科技部等部委参与的《轻型电动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经过5个多月的调查和研究,已顺利完成《轻型电动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该报告认为:尽管中国的轻型电动车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产业规模并不大,但其成长速度之快是诸多产业中少见的,尤其是基于电动技术与交通工具的有效结合基础上形成的新产业,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对中国的产业升级、技术进步,乃至能源结构的优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同时,该报告预测从中国新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要求看,轻型电动车成为昂贵的轿车和拥挤的公交车的较理想的替代品和补充品,有着客观的技术和需求基础。
优越的能源效能——我国未来能源战略的一个新支点
在石油资源日益短缺的大背景下,如何减少交通对稀缺资源的大量消耗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在构建未来中国节约和环保的能源战略的各种途径中, 轻型电动车表现出越来越强的优势。据测算,一辆轻型电动车百公里耗电只有1.5度左右,以年行驶1万公里计算,全年电费大约只有90元。与目前百公里油耗3升多的摩托车相比,每辆轻型电动车每年油耗将节约970元左右。如果把我国目前摩托车全部保有量(1亿辆)换成轻型电动车,那么每年总计可节约能源消费支出960亿元。如果保守估计,将30%新增的轿车和摩托车需求都通过轻型电动车来满足,预计2010年以后,每年总计可节约能源消耗1200亿元以上,而且节能效益将稳步提高。另外,如果我国的轻型电动车保有量达到3亿辆,均利用夜间“谷电”时间充电,充电器平均功率100W,总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相当于建了一个巨大的蓄能电站,相当于全国总装机量的6.8%和水电装机容量的27.7%,这将大幅度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加快发展各种轻型电动车,已成为建设我国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和实现能源发展中长期战略的重要基础。
同时,轻型电动车的零排放和零污染特征已成为“绿色交通”的范例。以摩托车为例,按欧Ⅱ标准限值保守估算,摩托车每公里排放一氧化碳5.5克,碳氢化合物1.2克,氮氧化合物0.3克,仅此三项合计为7克。年行驶1万公里,排放有害物质净值70公斤,8年寿命则总排放560公斤,如果以电动车代替摩托车,这部分排放污染几乎下降为零,环境效益十分明显。2005年全国轻型电动车总产量为900万辆,估计减少有害物质总排放560万吨。如果2020年轻型电动车能够实现对摩托车和新增轿车需求一定范围的有效替代,每年将减小污染排放量接近3000万吨。
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我国核心竞争力创新的新亮点
在市场规模扩张的有力推动下,中国轻型电动车自主技术创新经历了一个“爆炸式”的提升阶段。早期的电动自行车,新电池充电一次只能行驶大约30公里,电池寿命短,电机最大输出转矩只有14-18 N.M,爬坡能力差,容易磨损。在短短的几年里,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大大刺激了技术的进步和新技术扩散,全行业的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蓄电池寿命和容量提高了35%,电机从单一的有刷有齿电机发展成为无刷高效电机为主流,寿命提高了5倍,效率提高了近30%,爬坡和载重能力提高约3.5倍。在性能提高的同时,制造成本也大幅度下降,价格功率下降到原来21%;在控制器系统和充电系统,技术水平也大幅提高。
同国外同行相比,中国轻型电动车行业不仅领先世界达到产业化的程度,而且拥有原创的知识产权,在驱动技术、电池技术、控制技术、充电技术、能量回收技术等核心技术领域也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领先美国、日本等国外同行4~6年时间。以此为基础,中国已成为全球轻型电动车的制造中心和研发中心,在产品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来华投资轻型电动车。
便捷的交通工具——我国新型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正处于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城市规模持续扩张的关键时期,交通需求的指数型增长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增速的稳步递减之间的矛盾在不断加剧。私人交通领域快速增长的轿车需求正在将越来越多的大中城市推向交通能力的极限,其发展前景日益黯淡。为了缓解交通拥挤等问题,很多城市将发展大型公共交通系统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但受制于投资规模和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约束,以及公共交通天生的局限性,仅此是难尽全功的。另外,由于没有彻底解决中短距离私人交通(20~30公里)的问题,这种发展模式缺少良好的产业化基础和大范围推广的可行性。目前,由于人们生产、生活的范围扩大,自行车已渐渐不能适应居民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生产活动的需要,机动化交通的需要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轻型电动车轻便、快捷、价位低等优势突现,日益成为现代城市交通中速度较低、中短距离、操作停放简便、最贴近人的实际需求的一种交通工具。尤其是在目前公共交通存在拥挤、不准时等缺点的情况下,轻型电动车无疑是部分中低收入人群的首选。与昂贵的燃油车辆相比,尽管在行驶里程和动力性方面存在不足,但在油价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其优越的便利性和经济性(充电比加油方便和便宜)使之显示出不断增强的替代优势。
快速普及的新型交通工具——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催化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无论从提高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加快城乡之间生产和生活的交融的需要看,还是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客观要求看,适合当前农村需要的交通工具都是至关重要的。
长期以来,农村交通以及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交通条件十分落后,农民被艰难地固定于乡村,难有就业经营机会,农民收入提高十分困难。除了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外,传统的农村交通工具不适合农民的需要也难辞其咎。尤其是近年,随着传统农用车安全性、节能性和运输效率等自身技术缺陷日益突出,在能源价格不断提高的压力下,农村主力交通工具正在寻求转型。在这个背景下,轻型电动车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同其他与农民收入水平相称的交通工具相比较,轻型电动车具有系统简单、维修方便,使用费用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性等优势。轻型电动车大踏步地进入农村,成为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工具,成为连接农村和城市的方便的交通工具,大大扩展了农民的生产、生活半径。电动自行车特别是大容量长里程的轻型电动车为农民提高收入带来便利,低廉的电费和便利的充电条件以及较低的价格使一部份农民以电动车作为扩大收入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特别是“配套大容量电池的轻型电动车”已在我国农村快速增长,充足电可以行驶60公里以上,已经成为广大农村居民交通的首选工具和部份农民进城务工、经商、谋生的不可缺少的理想工具。
当然,在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对轻型电动车需要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有些东西阻碍了我们得到“她”。
现行的《道路车辆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没有对轻型电动车进行定义和分类。轻型电动车自身独特的技术性能,也使人们难于将其简单地归入原有标准中的任何一个类别,这就导致了轻型电动车产品技术上归类不清,无法获得上路权。另外,标准滞后使企业进入市场的技术门槛较低,生产经营行为缺乏约束,形成了一定的无序竞争,并且由于缺乏评价产品质量好坏的技术依据,造成市场上的轻型电动车产品种类繁多,名称各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选择盲目,质量监管部门由于缺乏有效的执法依据,造成执法困难,产生了质量监管的盲点。
因此,只有尽快修订《道路车辆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给轻型电动车进行合理定位;完善和推动该技术领域的国内标准化工作,建立我国轻型电动车标准体系,才能满足人们对轻型电动车的需要。
( 科学新闻记者 刘丽娜 )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