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结构将出现局部调整

来源:中国化工网      2009/1/6   浏览3658次   

赛迪顾问研究认为,随着全球对可再生、清洁和安全能源需求的日益提升,薄膜技术等新技术的创新和成本的逐步降低,09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将会在产业链结构上出现局部调整,新的应用也将涌现市场。

赛迪顾问1月4日消息,2008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依旧受到业内厂商和投资者的青睐。2008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有望突破2000MW,相比2007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依旧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展望2009年,随着全球对可再生、清洁和安全能源需求的日益提升,薄膜技术等新技术的创新和成本的逐步降低,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将会在产业链结构上出现局部调整,薄膜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移动电源等新的应用也将涌现市场。

1.政策支持为太阳能电池产业带来机遇

随着中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未来两年中国光伏产业规模将迅速扩大,中国的太阳能电池产业逐渐走向成熟。国家4万亿元的投资中,节能环保和新能源行业将扮演重要角色,这些投资将有力带动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快速发展。

2.薄膜技术迎来发展的机遇

众多的非晶硅光伏电池技术中,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最接近大规模产业化。未来两年,薄膜技术的进步、转换率的提高将逐渐凸现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优势。受硅材料的限制,各大厂商已开始转而投产薄膜技术,2009年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这将促使薄膜技术的成熟大大提前。随着各大厂商薄膜技术的陆续投入和量产,短期内虽然不能完全取代晶体硅技术,但凭借其成本优势,市场份额将会迅速上升,迎来发展的春天。

3.产业链面临局部调整

太阳能发电(光伏发电)的产业链条包括上游的多晶硅生产,中游的硅片切割和太阳能电池片生产,下游是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随着业内厂商对上游利润的逐渐摊薄预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中下游。上游厂商和风评论此篇文章(0)其它评论发起话题(0)相关资讯财讯社区(0)险投资将会加大硅片切割、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的资本投入,产业一体化的趋势有所加强。

4.国内市场需求有待提升

短期内,中国太阳能电池产业对硅料原材料和终端市场的双重依赖依旧无法缓解。太阳能主要原料多晶硅90%以上须从国外进口,而终端产品90%以上又必须出口国外市场。国内市场对太阳能电池的需求有待提升。

随着国家环保、节能政策的陆续出台,太阳能电池产品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在节能减排、3G、手机充电接口统一和相关政策扶植下,太阳能移动电源将陆续涌现市场。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