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论坛

来源:中国电池网      2006/7/27   浏览6199次   

持续不断的能源紧缺与环境恶化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和谐发展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节能环保的电动车被公认为将成为今后发展绿色交通的重要方式。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迟迟不能在高能量密度、环保、安全的二次电池技术方面取得突破,电动车的实用化进程停滞不前。最近,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关键材料技术以及电池技术进展迅速,推动了电动车技术与产业的发展,中国以及世界范围的节能、环保以及车辆产业都面临着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为共同推进新型二次电池与相关产业的进步和产业化,北京大学、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北京汽车工业协会和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决定于2006年8月24日至29日在北京组织召开“2006动力锂离子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本次论坛以促进产业发展为特色,将邀请海内外该领域中著名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官员作专题报告,介绍动力锂离子电池与电动车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和政策方面国内外的最新状况。

论坛时间2006年8月24日至29日

论坛地点北京市近郊香河第一城

议程安排

25~26日

主题会议9:00~12:00

14:00~17:00

研讨会19:00~21:00

27日~29日

中国北部锡林郭勒大草原游

论坛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

北京市汽车工程学会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承办单位:新材料产业杂志社

电池杂志社(拟)

电源技术杂志社(拟)

协办单位:中信国安集团公司,北京七星华创集团公司等

支持单位: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论坛学术委员会

顾问:

戴永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

杨裕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防化研究院)

郑绵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

陈立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物理所)

郭孔辉(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

主席:其鲁(北京大学教授)

副主席:

魏继中(南开大学教授)

汪继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总工程师)

JacquesSaint-Marc(法国总理府机动需求及电动车跨部领导小组秘书长)

GeorgeB.Kenney(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材料制备中心副主任)

J.SimonXue(美国A123Systems公司技术总监)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