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据车辆管理部门调查,市区电动自行车拥有量达80万辆,且每月仍以上百辆的速度增加。付费充电行业也应运而生,如何规范其经营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车棚成为充电聚集地
去年以来,市区街头出现了一种付费给电动自行车快速充电的装置。据业主介绍,眼下这种网点已增至近300个,且仍有发展趋势。目前在市区,电动车投币快速充电形式,已得到市民的认可。
为了解电动车付费充电现状,记者走访了黄河新村、湖滨新村及奎山等一些老小区,在这些小区的车棚中,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现象十分普遍。据看管人员介绍,电动车付费充电,满足了很大一批居民的需要。这些居民基本上都住五楼、六楼,每天提着十多公斤的电瓶上下楼很不方便,所以许多人都选择在车棚中付费充电。
充电收费没标准
据了解,现有电动车付费充电的价格高低不一,没有哪个管理部门对此作出过规定,收多收少全凭经营业主自己设定。
湖滨新村有些车棚是按次收费,每次1元或1.5元,有的是按月收费,低的20元/月,高的40元/月。一般充电包月费在每月30元左右。奎山小区的车棚是社区的配套设施,由街道代管,后对外承包管理,其收费标准是按照36伏的电瓶1元/天,48伏的电瓶2元/天,包月则按30元/月的标准收取。
充电价格属于市场调节
据市物价局举报中心郑先生介绍,电动车充电收费,不在政府定价目录范围之内,其价格高低随行就市,由市场说了算。
不过,郑先生指出,对于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或服务,物价部门也并非完全放任不管。如一些与广大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必需品——主副食品等,物价部门也要通过价格行业协会定期测算,以公布“中间价”或“参考价”的形式进行调节。
记者还了解到,不少居民认为,电动车付费充电如今涉及面较广,应该作为一种“民生价格”纳入地方物价部门日常监管范围之内,设定一个具体的标准。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