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新市场:电动车产业(慧聪汽车配件网配图)
金融危机给全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仍然发展的井井有序,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样稳定的市场得益于中国企业的不断努力,也得益于中国政府对抗金融危机的快速应对,制定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及为中国汽车长期发展所作的产业规划。面对当前的经济危机,企业们应该如何应对呢?当前的热议话题已为各大企业提供了正确答案,那就是电动车产业将成未来市场发展趋势。
电动车发展已成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2009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发展高峰论坛上,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陈玉东先生发表了在金融危机时期,对中国市场机会的看法。他认为,正是这轮经济危机,让充满希望的新技术展现在我们面前。通过崭新的商业模式,汽车零排放的愿景,以及电动车的驾驭似乎已经触手可及。电动车的发展将是未来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虽然电动车不会在一夜之间大量的出现在我们的街头,但终有一天将会实现。日益加剧的城市化进程是发展电气化的原因之一。截至2015年,全世界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城市将超过60个,这几乎是1995年的两倍。电动车的行驶里程尽管有限,但是却非常适用于在这些特大城市应用。根据最近一项调查,驾车者期望电动车每天能够行驶200公里以上。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认为,电动车最有可能在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以及某些欧洲和美洲大型城市取得成功。为了实现更高的销量,汽车企业必须大幅提高电动车的性能。
提到提高电动车性能那就离不开适合这些电动车零部件的研发及生产。其中重要的占比当然是汽车蓄电池能量的密度。即使将能源消耗最优化,电动车行驶200公里也需要容量为35千瓦时的蓄电池。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同等容量的锂离子电池重达250公斤。零部件企业必须大幅减低蓄电池的重量和价格。即使在未来几年,电池的价格将在8000至12000欧元之间,这差不多是一辆紧凑型汽车的价格。如果制造商仍继续以小批量生产蓄电池,很难有效降低其成本。因此,蓄电池的未来发展也将决定着一个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甚至某个国家的汽车产业的发展命运。中国政府对本土汽车产业注入了很大的支持,相信中国企业也会抓住机会,发展好本土品牌。
各大企业已把电动车的发展提上日程
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各大企业都在寻找新的发展机会。而当前热议的话题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当然离不开与这些汽车相配套的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博世公司已将电动车的发展列为重点,他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电动车的开发:
第一,博世将不断积累在混合动力驱动方面的经验。博世公司认为混合动力技术是向电动车发展过程中的过渡性技术。预计在2010年初,博世的混合动力技术将实现批量生产;
第二,博世拥有一个独立的业务部门致力于动力总成电气化的研发工作。这一部门目前有400名工程师,今年年底前这一数字还将增加到500多名;
第三,通过与三星视界的合作,博世正在研发未来电力驱动的核心——锂离子电池。博世是目前唯一一家拥有合资公司,专门从事锂离子电池开发和生产的驱动技术供应商。博世的目标是在2011年推出新的电池技术。
除了博世,电装、麦格纳以及德尔福等国际零部件巨头也都认为混合动力车的发展将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重大机遇及发展目标。麦格纳亚洲地区执行副总裁弗兰克·奥博恩先生在2009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麦格纳已将电动车的发展作为公司的重要投资,其中为福特福克斯的整车设计以及其他电动车的零部件研发都在进行当中,新的福特福克斯将于明年上市。
德尔福汽车系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Majdi Abulaban先生认为在混合动力车产业中,还没有一家企业可以占领先导地位。他认为全球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应该把握好这次机会,在当前困难的经济环境下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