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报:电动车用户尴尬 "新国标"或将听取民意

来源:安徽商报      2009/12/11   浏览5170次   

2000万用户抱怨声声

据省电动车商会统计,目前我省电动车从业人员有两万多人,年产能达100多万辆,加上省外各类电动车产品,全省年销量约300万辆,年销售收入在60亿元以上。目前,我省电动车保有量近2000万辆。

据了解,现行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1999年实施,其中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不超过20公里,重量不超过40公斤。但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和厂家技术水平的提高,很多电动自行车产品都没有按此标准生产,因而产生了很多超标产品。“新国标”的出台意味着,生产者必须取得摩托车生产许可才能继续生产,消费者必须考得驾照才能继续驾车上路,且必须行驶在机动车道上。

姚生龙说,1999年合肥市区还在一环以内,但现在,合肥市城区已经扩大到二环、三环,经开区、高新区、滨湖区都非常繁华,如果还用以前标准,来限制电动车的速度和重量,将严重影响老百姓的出行和生活。

安全不应成新国标借口

据姚生龙介绍,目前有些部门以电动车骑行不安全为借口,要求政府部门限制发展电动车,“这种说法太不客观”。目前,电动车造成的车祸,远远低于轿车之间发生的车祸。

现有的电动车已成为普通大众代步工具,是一种介于自行车和汽车之间的交通工具,蓄电池电压从原来的24伏,提高到现在48伏,一次最高里程从十几公里,提高到七八十公里,当然重量也从当年的二十公斤,增长到五六十公斤,电机、控制器都有显著改善。

“上书”建议放宽标准

姚生龙透露,11月10日,省电动车商会得知国标委即将出台电动车新标准后,立即写成一个建议书,以省工商联电动车商会的名义,“上书”国标委等部门,反映基层电动车企业的心声,“但是建议书寄出后,如石沉大海”。姚生龙认为,电动车商会与国标委博弈,胜算不大,只能寄托在更高一层政府部门。

姚生龙注意到,在舆论压力下,国标委在网上对“新国标”发布了一份“说明”,不过这份说明并没有平息各地的争论,反而在全国掀起更大的争议,乃至引起认识混乱。不过,姚生龙介绍,好在目前全国有关电动车的争议,已经引起了更高层的关注,并开始注意搜集基层的意见,“在新国标实施前后,可能会有一个新的说法,来缓解或解决国标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问题,这让我对安徽电动车产业的未来,再次充满信心”。

(编辑:中国电动车网)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