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利好因素 电动车获发展新机遇

来源:央视网   中国电动车网   2010/3/16   浏览3069次   

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为世界瞩目,虽然传统燃油汽车领域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但新能源汽车上的差距却没有那么大。特别在电动汽车领域,我国企业在关键的电池技术上获得了突破,具备了率先启动产业化的条件,有实现跨越的机会。电动汽车为我国汽车产业缩短差距、实现跨越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战略机遇。

我国从“十五”时期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科技规划,“863”项目共投入20亿元研发经费,形成了以纯电动、油电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为“三纵”,以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三种共性技术为“三横”的电动汽车研发格局。共计200多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3000多名科技人员直接参加了电动汽车专项研发。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取得明显进展。到2009年,我国已形成约1800项专利,并开发出了多款电动汽车样车。

电动汽车充电站是电动汽车的重要基础支撑系统,也是电动汽车商业化、产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自2006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已累计内部应用电动车101辆,试点建设充电站30座;与北京市政府合作,参与建设或推动电动公交线路7条,电动公交车58辆;完成《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技术要求》、《电动汽车充电站布置设计导则》和《电动汽车充电站供电系统规范》等企业标准6项;承担国家863计划“电动汽车电能供给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运行考核”课题;编制了《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建设指导意见》,统一规范充放电站建设技术要求、设备选配、智能监控等,基本解决了试点建设工程中的共性问题,为有序开展充电设施建设创造了条件。


   两大巨头跑马圈地


    目前国家电网已经在上海、天津和西安等城市建设电动车充电站试点,天津将在年内再建5座充电站,北京也在筹划加快建设电动车充电站。记者从国家电网获悉,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计划在公司经营区域内27个省市(区)全面推进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拟建公用充电站75座、交流充电桩6209台以及部分电池更换站。此外,今年国家电网还将启动第二批智能电网试点工作,将在今年6月投运智能用电、光伏发电和风电等三个入网能力监测中心,解决新能源发电入网问题。

同样在南方电网也已悄然布置了类似规划。据有关报道显示,南方电网公司首批电动汽车充电站(桩)于2009年12月28日在深圳建成投运,此期建设规模为两个充电站、134个充电桩,充电容量总计达2480千伏安。根据近期该公司制定的新能源发展意见,将准备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并网及即插式充电、储能设备、纯电动汽车充电等配套市场服务,拓展电网企业在新能源发展中的新领域。

除了两大电网的争夺以外,中石油、中石化也不甘寂寞。记者从重庆市发改委获悉,中石油和中石化有意与重庆合作,欲在现有的加油站增加电动车充电设备。不过,有专家分析,此举的安全性还有待商榷。

     普天海油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与众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12月21日在杭州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2010年初将在中国两个以上省会城市启动投入纯电动汽车加电站网络建设,为纯电动汽车实现产业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三大掣肘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阻力就是充电配套设施的建设,电网如再不启动这些充电设施的建设,我们埋头开发都属于白搭。”东风电动车公司研发部的一位工程师说。

不过,对于类似的声音,电网企业多感冤枉。“电动车的发展最大的掣肘并不是配套设备的配备,而是多方面的,比如有补贴政策的何时出台等等。”国家电网人士反驳道。

在这位电网人士看来,有三大块应该有所突破,第一是电动车如何能降低造价;第二是动力、电池储备能力等技术问题;第三是政府对电动车的补贴政策何时出台。

“目前,电动车的很多数据都是实验室的数据,据我了解,电动车充满电的情况下才能跑300公里。这样的话,就要求充电站至少是25公里建一个。另外,它的造价也比较贵,同样是20万元的传统汽车折成同等档次电动车的话,至少要70万元左右。”上述电网人士说。

不过,有专业人士表示,中国市场规模巨大,一项新的技术即使开发成本高昂,但只要得到有力地推广和应用,规模经济创造的效应能够使原本不经济的行为变得经济和合理。此外,我国已制定了相关补贴政策,纯电动汽车每辆可补贴6万元。业内人士透露,相关补贴政策将很快出台。在2007—2009年的冰冻期之后,2010年电动车行业也将迎来灿烂的春天。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