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时代即将到来,与电动汽车相配套的充电站建设正成为一种新兴产业,各种资本竞相进入该领域。继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以及中海油之后,近日,中石化宣布以北京为起点,进军电动汽车充电站领域。本版特组织一版稿件,从不同角度解读分析这一现象,以飨读者。
目前,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等传统能源企业陆续开始布局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站之所以备受瞩目,原因是电动汽车被视为我国汽车产业升级的突破口。去年国家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推广使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的5项政策措施,其中特别指出要建立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加快停车场等公共场所公用充电设施建设。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各能源企业在电动车领域超前投资,争建充电站体现了发展的眼光,总体上对环保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传统能源企业争先进入,说是跑马圈地也好,战略布局也罢,追逐未来的商业利益和市场先机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充电站是电动汽车的配套设施,目前,虽有鼓励和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宏观政策导向,但明确的时间表、路线图和配套细则尚未颁布。因此,在这样的状况下,对能源企业的商业行为要做引导和规划。
企业的商业行为势必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的,如果缺乏统一规划,无序发展, 很可能反而不利于电动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2009年年底,国内首座电动汽车充电站——上海漕溪充电站由国家电网公司“强力推出”,国网还雄心勃勃地宣布将在全国27个城市开建电动车充电站。国网的优势是电力供应,紧锣密鼓地与各地政府洽谈,与汽车企业沟通,更多地是瞄准标准,使电动车充电的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最终利用电网终端销售的优势,占领市场先机。今后是否有能力建设大规模的充电站以配合电动汽车的发展,还很难说。
中石化在全国有3万多个汽车加油站网络,对他们来说,现在用油,今后充电,变的只是供应的产品,不变的是目前布局好的面积较大的加油、加气站。但仍有问题值得推敲。其一,利用现有设施升级为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这样形成的网络是否能有效覆盖今后私家车、出租车的充电需求?其二,加油站原本是布局在私家车方便加油的地方,公交车、城市作业车由于其行驶路线和充电需求差异,需要的服务与私家车不同,这一问题如何解决?
没有规划,各自建站,势必造成充电站建设的混乱。企业的战略布局必然围绕着企业能力和规划开展。有一些城市可能多家能源企业都计划建站,或出现同一区域充电站布局密度过大情况,而还有一些区域可能没有企业愿意去建站。因此,需要有人出面协调,而最好的工具还是规划。
再说,没有规划,能源企业也无法掌握建站的节奏。有汽车业界专家表示,电动客车产业化相对容易,因此应以电动公交车为规划重点。如果这样的规划建议被采用,那么有的能源企业在某一地区大范围建设私家车充电站,显然没踩上节奏。
现在,有一些能源企业争相与各地政府“战略合作”,建立当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中石化与北京市政府合作,推进纯电动汽车用充电站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并规划短期内将出租车、环卫车、物流配送等城市公共服务领域交通工具的生产研发作为重要方向。南昌市政府与江西省电力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委托江西电力统一规划实施南昌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及配套服务系统,力图掌握当地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的主动权。但一地的发展规划与国家规划是否就相符呢?
因此,政府在充电站建设方面应早做规划,以有利于配套充电站的建设和发展。对此,笔者提出两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即将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不仅要着眼于如何使用补贴手段鼓励汽车企业和消费者生产、使用新能源汽车,还要提出对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和规划。从国家层面明确充电站标准和要求,通过市场手段解决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瓶颈问题,避免资源浪费。
第二,在确定的“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城市中示范建设。根据每个城市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路径和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利用示范找出问题和解决路径。但绝不能以企业规划为整体规划,而是应该参考第三方科学的分析和判断。
无论何种方式,目的只有一个,避免无序开发造成资源浪费。(方笑菊)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