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去年底,因四项电动摩托车标准实施引发的激烈标准问题争议,随国标委决定对标准轻摩部分暂缓实施以及将在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加速中国电动自行车国标的修订而告一段落,但各方争议远未得到拟合,立场分歧很大,仍然尖锐对立,众说纷纭并莫衷一是。由于国内长期以来对两轮电动车产品标准化的研究缺失、电动自行车标准修订工作的严重滞后,导致两类电动车产品的定义和指标界定上存在长期争议,已造成了大量“轻摩化”的电动自行车产品,致使电动自行车产销与使用、管理等方面发生严重混乱。为消除隐患,结束在两轮电动车标准化问题上的争议,当前应抓住这些社会焦点问题,应用科学发展观,依据国家发展低碳节能产品和绿色经济的战略方针来统一思想,消除分歧,认清两轮电动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紧紧抓住电动车产业发展史上又一宝贵的历史性重大新机遇。
在反对一种倾向的同时,要注意反对另一种倾向。我们不能只从企业自身的利益出发,不能浮躁,更不能丧失理性。电动车生产企业都必须考虑:本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对社会真正有利?是否会危及公众的交通安全?是否真正有利于产业及企业的健康发展?
鉴于这两类电动车产品标准的实施或修订已已深深影响到社会1.2亿民众日常的生产与生活、交通出行需要与安全,以及大量电动自行车相关企业的生存、员工就业的稳定,特别是将关系到能否正确引领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正确规划未来与有序、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政府主管部门、社会各界与电动自行车业界广大同仁都应以科学发展观和发展绿色经济、建立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促进社会进步的国家战略方针为指导,统一思想和认识,加快电动自行车国标的修订工作,推动电动自行车产品的创新、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健康发展。
本文旨在结合国际、国内电动自行车科学技术与发展的进程上论证,力求在标准化问题上正本清源,以加速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的修订,推动加快的自行车特别是电动助力车新标准的制定,加速产业的结构调整、提升与规范发展,提出一些合理性建议,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包括电动两轮车与三轮车)已走过了十余年的高速增长、蓬勃发展的历程。中国电动自行车的年产量已从1998年的5.8万辆发展到目前的2200万辆以上;据估计,全国社会保有量已达到一亿两千万辆,令世界瞩目与震惊,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的电动自行车产销大国,对影响全球未来的生态发展具有无可估量的意义。在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特别是在不少核心技术上,我国已开始超越在这方面技术最先进的日本而领先世界。
回顾这一发展历程,毋庸质疑,近十余年来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已有了巨大的技术进步与飞跃。
三、对中国电动自行车标准修订的思考
我国电动自行车产业的蓬勃与快速发展使得标准的制定与修订远远滞后于与社会进步的需求。中国电动车自行车标准GB17761—1999系于十年前制定,当时的电动自行车技术还远不成熟。
1(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