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进入家庭市场的关键因素包括:购买价格、使用成本、续航距离和充电设施与技术的完备程度。
购买价格与使用成本
中国政府6月1日公布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将成为5个试点城市。具体补贴标准为:纯电动车最高补贴6万元;插电式电动车最高补贴5万元;混合动力车补贴3000元。试点城市中上海和长春为传统汽车产业基地所在地,而深圳、杭州、合肥则为中国国产汽车企业比亚迪、吉利、奇瑞所在地,由此可见中国政府扶持国产汽车的用意。
对于目前国内一辆市场价格为10~15万元的纯电动轿车,经政府补贴后,实际购买价格不到10万元,已与一辆普通经济型轿车不相上下。但是,像比亚迪针对北美市场售价约3.5万美元的e6车型,短期内并不太适用于国内家用轿车市场。使用成本方面,纯电动车百公里耗电大多在5~9元,远低于汽油车的燃油成本。
续航距离
不过,从实用性考虑,现有电动汽车不到200公里的续航距离是其进入私人家庭用车市场的软肋。目前看,纯电动私家车更适于城市内的短途出行,以替代部分汽油车,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那么长途出行时怎么办?
多数有车家庭一年中需要若干次中、远途出游,这时他们将面临如下几种选择:一是仍然使用电动车;二是长途出行时换用火车、飞机等公共交通工具;三是同时拥有2部汽车。
对于第一种选择,电动车每100~150公里就要充一次电,由于目前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路途中很难保证有充足的充电站。即使有,以每次快速充电用半小时计算(注意这时最多只能达到80%的电量),500公里至少需充5次,用2~3小时;1000公里就要5个小时以上,考虑到往返,这势必大大增加在路上的时间,进而增加食宿等出行成本。况且,目前市场上的快充技术还无法保证电池的上述续航能力和重复使用次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