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2009年的汽车市场井喷,今年上半年国内车市遭遇“刹车”,虽然销量同比仍显增长,但最近3个月已经连续环比下降,无疑,政策面的刺激力度减弱,加上库存激增、部分消费力被提前消耗等因素,使得上半年与去年相比落差很大,下半年的走势也因此更显迷离,对于宏观经济环境、库存、车价等热点问题,我们姑且在迷雾中探索,作以下猜想。
经济环境难以好转
从数据已经可以看到,6月份汽车整体市场及各细分市场产销量均较5月份有所下滑,但同比仍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从历年的汽车产销情况来看,5月份汽车产销情况大多低于4月份,属于周期性波动,但是6月情况依然不妙,来自经销商的担忧已经蔓延开来。
可以预想,楼市下跌的影响力将继续制约车市的提升。因为除了厂家年初过于乐观,导致的产量过剩的后果,宏观经济的杀伤力也更大。现在大家都在担心经济的不稳定,而这个不稳定来自房地产为代表的失落。因为房地产价格下降,价值缩水,人们心目中的这种虚拟财富的贬值带给消费行为的压制。楼市下跌,股市也就跟着不振,车市要想独树一帜就很难了。
库存压力与日俱增
国内汽车分析师向寒松表示,6、7、8月份是传统的淡季,在汽车产量猛然增加的时候,淡季的需求本来就低,今年同样也没有明显的增加。因为厂家和市场没有保持一致性,生产的刚性下,市场容量没有同步增加。这一溢出效应导致了巨大的库存,就像水已经过满,一有风吹草动就翻起浪,增加业界的担忧。
一般来说,销量大的经销店,其库存占据销量的一半,而现在很多都已经达到了0.8。虽然销量继续以每月几百台的数量保持,但是库存压力也随之上升。不过,在理论上讲,库存是销量1.2倍以下都是正常的,所以实力强大的经销商还能撑下去,但是资金有限的店就会很惨了。倒闭潮会否发生,也是不可排除的。
价格战愈演愈烈
由于去年的汽车市场热销导致很多厂家在年初的时候调高了今年的运行量的目标,比09年底的预期目标会高一些。在这种情况下,肯定在淡季来临的时候会造成一些经销商的库存比较大。毫无疑问,各经销商会通过降价促销的一个形式来提高销售量。到了六七月份,厂家和经销商就会推出一系列的优惠措施来消化库存,刺激销量。预计下半年,价格战肯定会愈演愈烈。
自进入6月以来,车市的降价声一直没有中断过,但真正直接官方降价拉动销售的汽车品牌几乎为零,而汽车企业也未因市场的波动而宣布减产,以应对未来的风险。下半年是掌握生产节奏继续调整产量还是加大促销力度,企业中考的成绩单也许会给出答案。
提车排队难再重现
目前绝大多数汽车销售市场都较冷清,前来购车的消费者明显减少。除了一些畅销的车型依然还需加价才能提到车外,以降价来促销的品牌已日益增多。销售企业以及车市经销商已经充分感受到产销环比下降的阵阵“ 凉意”。今年,各厂家对市场有充分的评估,并制定了较高的生产目标,预计今年汽车生产将会保持平稳增长,不会出现下了订单后长时间等待提车的现象。
二季度的整体市场表现将直接决定今年车市的走势,但是市场压力日益凸显。其中,产能的全面释放、刚性需求的萎缩、传统销售淡季等因素叠加,将导致终端库存车增加。
政策效应难以高估
在政策方面,1.6升及以下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今年政策延长至2010年底,按7.5%征收。但是政策威力正在减弱,市场上受该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微弱。很多业内人士都认为大势已去。
为了刺激车市,防止车市和楼市的双重下滑。中央财政对发动机排量在1.6升及以下、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车(含混合动力和双燃料汽车),按每辆3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由生产企业在销售时直接兑付给消费者。由于这一“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受惠人群将远比新能源新政广泛。
不过,分析人士也认为,单靠这3000元就想继续刺激已经开始疲软的车市其实并不现实。
二级市场继续增加
二三线城市对厂商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从数据上表明,二三线城市的增幅比较高,因为一线城市的需求都基本饱和,增速开始慢下来 。随着我们国家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也逐渐提高。一级城市很多家庭已经开始购置第二台车,而二级城市的很多市民也开始购买家庭的第一台车。
目前,如果只是算乘用车,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其实是很少的,车企产能的增加速度远远低于新增人群对汽车的需求速度。即便是厂家未来大量产能释放,也远达不到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因此对车商而言影响不大。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将于下半年出台
电动车产业发展规划正在制定中,有望于下半年出台。该规划设定的目标是,2015年我国新能源电动车发展规模为50万至100万辆。
专家认为,我国未来电力供应比较充足。“即便2030年我国拥有2亿辆电动车,根据电力部门的规划,耗电量也不足发电量的10%。同时我国发展电动汽车还可以结合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及与智能电网技术相结合,对电网起到填补。”其次,我国锂电池所需要的锂资源储量为380多万吨,居世界第二位。中国成本方面优势也非常明显。现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控技术是决定我国电动车发展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发展纯电动商用车是电动车产业最快进入产业化的入口。
日系欧系博弈加剧
在经历召回门后,日系品牌受到严峻挑战。欧系和通用新车,趁机崛起,迅速占领已经有点厌倦日系车的市场。相比日系车企的跌跌撞撞,大众、通用和福特在国内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在乘联会公布的狭义乘用车企国内销量排行榜上,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依次排在潜力前三位。2009年,上汽通用五菱创下年销量106万辆,同比增长66.68%的奇迹。由于目前五菱的标准产能只有89万辆,为轿车项目制定的产能扩张计划,已在柳州、青岛两大基地启动。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下半年日系品牌需要最多的仍是消费者的信心,修复品牌吸引力,提高口碑应是日系品牌工作的重中之重。
重组兼并可望继续
眼下,各大整车企业已加紧部署兼并重组方案,其重点之一就是如何获得新的汽车“准生证”。由于政府方面未来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整车项目,通过兼并一个汽车企业(业内称为壳),从而获得建立新厂的资格,成为一些汽车集团的扩张思路。随着国内汽车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壳资源也成了香饽饽,价格已经水涨船高。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