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汽车成果展 长安居四大集团之首

来源:迪族车网      2010/7/19   浏览8079次   

 

7月19日,为期五天的首届中国自主汽车技术与产品成果展在国家会议中心落下帷幕。在本届车展上,共有16家企业展出了150余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其中,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以下简称:中国长安)展出了包括美人鱼概念车、悦翔两/三厢、CX30、奔奔love纯电动车、奔奔Mini、哈飞赛豹纯电动车、昌河爱迪尔、陆风X8在内的15款自主车型,展台面积1018平方米,是参展企业中展台面积最大、展品最为丰富的一家。

 

作为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中国长安拥有长安、哈飞、昌河、陆风4大自主汽车品牌,6大核心业务板块,汽车谱系覆盖乘用车和商用车全部领域。而在四大集团中,中国长安自主品牌比率最高,占总销量的60%。这与中国长安始终坚持“以我为主,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是分不开的。

 

厚积薄发  研发实力是坚实后盾

 

中国长安研发能力在国家研发中心能力排名中,位列行业第一。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长安已经形成“五国九地”的研发布局,包括中国的北京、上海、重庆、江西、黑龙江,日本的横滨、意大利的都灵、英国诺丁汉以及筹建中的美国研发中心。目前,中国长安拥有3000多名研发人员,150多名专家博士,其中6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数量位居行业第一。

 

中国长安在全球建立研发中心,主要基于“三个着眼点”:

 

一是着眼于全球,充分利用全球优势资源。特别是世界上顶尖的造型资源、精制开发资源、先进成熟的动力、底盘开发等资源。同时,在国内,充分吸引优秀人才,这些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地。

 

二是着眼于市场,提升产品适应性。针对不同区域市场的特色,对市场进行精准把握,在不同的区域市场建立相对应的研发基地,这样让中国长安的研发工程师,能够更加贴近市场,针对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以及消费环境进行研发,研发工作始终围绕市场、用户开展。

 

三是着眼于现场,提高研发效率。与制造基地紧密结合,将研发基地直接设立在制造基地,比如江西与哈尔滨研究院,以利于研发直接深入生产一线,提高开发效率。

 

中国长安在整车研发设计、传统发动机技术、新能源动力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和研发实力方面已经具备相当的实力。在此基础上,中国长安提出技术“优化”,谋求为自主品牌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持续推动力。

 

领跑新能源  入主绿色未来

 

在刚刚过去的北京国际车展上,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媒体猜测,那是中国汽车制造商集体反击的信号。因为在新能源的发展道路上,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终于处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新能源汽车为自主品牌弯道超车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时机。

 

在新能源发展路径上,中国长安选择了三条线路,一是混合动力及代用燃料;二是燃料电池;三是纯电动车。其中油电混合动力(包括弱度、中度、重度)已实现产业化,燃料电池正在处于科研化阶段,纯电动已实现工程化并下线。

 

之所以选择多元化的新能源道路,是因为单凭某一种能源很难满足世界汽车业的能源需求。终极目标是节能环保、减少碳排放、建设绿色地球,不管是采用哪一种动力技术,汽车发展最终都要受到环境和能源的制约,因此不能偏废任何一种,不能因为新技术的开发就放弃了现有技术的节能化研发。

 

本届车展中国长安所带来的全部是以低碳节能环保为主的“绿色产品”,从传统动力产品到新能源产品,再到概念产品,中国长安已经具备了从当前到未来的多种绿色出行解决方案。

 

其中哈飞赛豹纯电动汽车已经出口北美,并取得不错的市场业绩。另一款纯电动车奔奔MINI,去年12月正式下线。这款纯电动轿车是中国长安旗下的长安汽车历经两年研发,在整车和系统技术上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车型,具有零排放、低能耗和高性能的显著特点。更具意义的是,它所搭载的相关技术具有模块化、集成化的特征,可与更多平台的新能源汽车共享,这一技术目前在国内新能源领域是独一无二的。它标志着中国长安新能源汽车研发能力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电动汽车产业化的道路上,中国长安凭借奔奔MINI纯电动车的推出,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长安走向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的战略关键,应该说,中国长安以“引领汽车文明,造福人类生活”为使命,倡导汽车产业绿色发展,从传统汽车节能、混合动力技术应用,最终实现完全新能源(纯电动、太阳能)实现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