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混合动力技术专家段志辉和他的团队就驻扎在重庆市渝北区的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内。3年前,段志辉离开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作为国家“千人计划”的一员,来到长安汽车。
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引起全球瞩目,而金融危机以来,新能源汽车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已经成为各国汽车制造厂商发展的重点。
我国2001年就已启动了“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涉及领域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车,在研发新能源汽车的起步阶段与西方工业强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在传统能源汽车领域,我国与国外依然有很大差距。但在新能源汽车这一块,我们在电池、电控、电机和系统集成等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完全有机会实现‘弯道超车’。”段志辉信心满满。
中国的本土车企都看到了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机会,竞相投入重金用于技术研发。比亚迪公司2008年就已推出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上汽集团向上海世博会提供了上千辆新能源服务用车,奇瑞、吉利、江淮等车企也都推出了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车型或概念车型。
而作为首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新能源汽车项目的企业,长安汽车在“十一五”期间承担了十多项重大专项项目,成果斐然。特别是在今年,长安汽车率先成功实验了自主研发的兼容插电式汽车重度混合动力系统。
“重度混合”,就是汽车动力系统中电动机部分所占比例大,可以单独实现汽车启动和行驶功能。目前市场上推出的混合动力汽车,绝大部分为弱混合。“在混合动力技术中,混得越‘重’,难度就越大。”段志辉介绍说。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体积。”段志辉展示了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重度混合动力发动机,他指着发电机部分说:“发动机的轴向长度直接决定了这台机器能否装车,缩短发电机1毫米长度,就能为整个项目节约100万元。”
经过段志辉和他的团队2年时间刻苦攻关,现在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这台重度混合动力发动机,长度仅比中度混合动力发动机多20毫米。
目前,各国新能源汽车商业化普遍还处于起步阶段,而我国本土汽车企业大多数已经掌握了电动车的关键技术,实现了电动车关键零部件的自主开发和商品化,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迎来关键的战略机遇。
“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重点领域,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21年,全球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保有量将达到两千万辆,世界电动汽车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而长安汽车提出的目标是,在未来10年内力争全面实现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在2020年将新能源汽车年产量提高至180万辆。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