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上海自行车展发展

来源:Biketo.com      2011/1/11   浏览13924次   

 

 

中国国际自行车展已经伴随着中国的自行车产业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它见证了自行车产业20年的调整与变革。2011年5月4日-7日,第21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将在上海举行。随着骑行新时代的到来,中国国际自行车展也将与时俱进,以自行车文化推动自行车产业的创新、转型与发展。

 

日前,BIKETO记者采访了中国国际自行车展组委会秘书长、中国自行车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协升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霍晓云女士,她为车友详细解读第21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

 

5000展位,让展会“飞”

 

中国国际自行车展是国内业界最灼手可热的自行车展览会,每年四五月份,自行车厂家和商家、爱好者和消费者就会齐聚上海,共襄盛会。明年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9月1日开始招展,仅10天就有350家企业报名,预订了近3000个展位,占展位总数的60%。截至12月24日,已报名企业达1060家,展位高达5500个。

 

人气旺也让展会的场地捉襟见肘。展会共有8个馆,面积92000平米,只能容纳4700个展位。另外,为缓解场地压力,举办方还在广场建立了8000平米的玻璃馆,但也只能容纳300个展位。目前,仍有500个展位没有着落。霍总说:“我们正在与展馆方协调,有望在明年一月份增加一个馆,以缓解这一状况。”

 

如今的中国国际自行车展已经是僧多粥少。面对这一局势,霍总说,“展会是一个平台,展示的是产业的‘链’,沟通的是信息的‘链’,营销的是产品的‘链’。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产业指导思想,自行车的”中国展“必须要从产业战略着眼、从平台效应着手,让行业的战略规划得以完整的体现。”

 

Happy Ride,Happy Life!

 

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的主题是“低碳出行,骑乐无穷”,用英文解读就是“Happy Ride,Happy Life”。霍总认为,用英文解读明年“中国展”的主题或许更贴切,因为这样的解读让自行车更贴近生活。

 

二十年来,“中国展”的主题始终围绕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对业界发展起到引领的作用。据霍总介绍,在过去20年,中国国际自行车展的主题变化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前10年,车展以“展示、交流、交易”为主线;后10年,主题以“自然、环保、健康”为主线。

 

新千年之后,国内自行车运动日益大众化,并且突破代步工具的局限,开始向健康、休闲、时尚功能过渡。捷安特老总郑宝堂在今年两岸自行车发展会议上就曾说过,“骑过去的车你不会上瘾,骑现在的车你会上瘾。”

 

在霍总看来,这样的主题顺应了自行车产业潮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自行车骑行的队伍,越来越多的自行车俱乐部成立,车友们通过“自行车”去寻求一种健康、环保、时尚的生活方式,在骑行中体验快乐,在骑行中享受生活。这也正是“Happy Ride,Happy Life”的真实写照。

 

霍总介绍,为了让车友在展会上能够“Happy Ride”,主办方将在展场中央建立创新示范馆,开辟“畅想2020-自行车生活体验区”,车友可以在这里体验鞍座片在骑行过程中的摆动,鞍管的液压式避震,变速器精致换档,骑行服的舒适度及骑行装备的搭配体验。

 

主办方还将在创新示范馆的外围,开辟“世界品牌路骑体验区”,让所有的爱好者、消费者与欧洲品牌、美洲品牌和亚洲品牌面对面。届时, BIKETO也将组织车友进行更多的互动。同时,为了让自行车更有可观赏性,主办方将首次与自行车企业联手,举办2011中国国际两轮车极限运动大师赛:20的BMX小轮极限花式赛、26寸的MTB大轮极限花式赛和障碍攀爬赛将邀请世界着名骑手,一展风采。
中国国际自行车展创建的是一个交流的平台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挺进

 

“Made in China”是中国制造业对世界制造业的一种历史承载。曾在上海自行车厂工作十年,又在上海自行车集团公司工作十年的霍总,对此颇有感触,她希望中国国际自行车展可以承担起“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历史责任。

 

霍总告诉记者,未来10年,展会主题将以“创新、创意、引领”为主线。在她看来,中国国际自行车展应该成为推动中国自行车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自行车行业与世界融合的重要角色。

 

创意产业作为无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各行业的拉动作用是不可限量的。霍总希望通过创意、创新实现自行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国内自行车产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从2008年开始,中国国际自行车展开始举办设计展,2011年展会举办“CHINA CYCLE创新产品评选”活动,让具有自主创意、自主设计、运用新技术、新材料的优秀展品从展会数以万计展品中凸现出来,引导行业关注,聚焦社会视角,共享创新成果,从而促进企业自身的改革,实现整个自行车行业的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