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进军美国开局失败之因?

来源:中国网       2011/2/23   浏览4374次   

中国商品,无论是纺织品、各种工具还是玩具均已杀入美国市场多年。尽管已多次承诺要进军美国,但中国汽车厂商仍未啃下美国汽车市场。

 

至少在过去五年里,包括华晨、吉利、长城和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厂商都在底特律和洛杉矶汽车展上亮过相,并发布新闻公告,声称要在不远的将来在美销售汽车。但这些车的实物从未在经销商的展厅出现过,甚至连展厅都不曾存在过。

 

但是比亚迪F3DM或将成为一个显着的例外。比亚迪声称其生产的插入式混合能源汽车将于2012年春季登陆美国。汽车业内分析师认为,即使该消息确凿无误,比亚迪也很难在已经接近饱和的市场有所表现。

 

即使如此,能够将中国车开进美国市场这也意味着一次飞跃。2006年,华晨公司声称将于2009年前在美销售汽车。直到今天,没有一辆华晨汽车到达这里。吉利汽车同克莱斯勒的协议也未果,据说克莱斯勒愿为吉利提供一个进入美国市场的桥头堡。

 

2006年,南京汽车集团表示希望自己成为首家在美设立汽车生产线的中国汽车制造商,该公司收购了已破产的英国罗孚汽车(MG Rover),还计划在美国生产MG新款跑车,但在俄克拉荷玛州设立工厂的计划从未付诸实施。

 

吉利公司于去年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在2006年和2008年均在底特律汽车展上展出了小型轿车,但这些车都未能满足美国的安全和尾气排放标准。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汽车进军美国开局失败,是因为中国企业的雄心跑在了本该撬开竞争异常激烈的美国市场所需的辛苦工作前面。受中国贷款成本低,以及国内市场井喷的刺激,中国汽车厂商在本土增长迅猛。这也就给了他们信心去把汽车卖给美国人,尽管信心并不一定是销售工具。

 

“汽车不是电脑和手机,你随便进个大型商店就能买,”供职于汽车专业网站Edmunds.com的分析师比尔?维斯尼克说。“你需要有些经销商,而发展净销商是一件非常耗费时间和资源的事情。他们则认为事情会容易得多。”

 

当然,过去几年也不是一个很好的推出新车的时间。房价大跌,紧接着就是整体经济和消费者都萎靡不振。美国市场的汽车销售从2005年到2009年跌落大约40%,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也接受了政府的紧急救助,数以百计的经销商关门停业,汽车贷款也开始萎缩。甚至混合动力汽车销售也受到油价下降的影响。

 

虽然现在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中国厂商仍旧面临巨大挑战。他们必须决定先进攻哪部分汽车市场。对新公司而言,紧凑型轿车或许会是一个比较容易的切入点,但这一市场竞争达白热化,而且边际利润也很薄。

 

中国汽车厂商或许试图通过销售高端的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跳跃式进入美国市场。实际上圣塔莫妮卡的柯达汽车公司(Coda Automotive)即将推出由哈飞制造的纯电动轿车哈飞赛豹。但据J. D. Power & Associates.公司调查显示,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仅占全球市场的2.2%。

 

“因为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驾驶距离和电池性能心存忧虑,他们更愿意选择大公司的产品,比如通用和尼桑公司的电动汽车,”麦克?奥莫托索说(Mike Omotoso),他在J. D. Power公司专门跟踪报道混合动力汽车及电动汽车。

 

奥莫托索说中国人可以收购竞争对手然后利用他们的销售商打入美国市场。最有可能实现此战略的就是吉利,该公司在去年夏天收购了沃尔沃公司。即使如此,吉利也不得不花费数百万美元投入市场营销,还得希望美国消费者有足够的冒险精神,愿意去尝试一个新的汽车品牌。

 

奥莫托索说,“中国汽车公司存在的问题是,他们还没学会走就想跑了。”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