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核泄漏事件让人对核能利用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抵触情绪,也使得各国对核能发展的热情迅速降温。日本核泄漏发生之后,各国都减缓甚至停止了核建设。核能的未来似乎暂时或者在很远的时间里都被冻结了。核能虽然能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电力资源,发生危险的概率也微乎其微,但是一旦发生就让人类的生活陷入绝境。
当年俄国的切诺贝尔核泄漏事件,导致那个地方至今仍不适合人类居住,这样惨烈的影响让人们对核能的利用产生了怀疑态度。而中国在这个时候却大力倡导以电能为源的电动汽车,有人提出疑问:核冻结时代,发展电动汽车,又在其他生物能源相对不成熟的阶段,势必要以更多的煤电为源,这样电动汽车环保低碳的光环岂不是消失殆尽?电动汽车只不过是美梦一场,会被核冻结击碎.我想这样的言论如果真的立足于中国国情来说,必然会不攻自破的。
煤电资源丰富,谷电实在浪费
众所周知,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缺乏,大都依靠进口,价格受到国际价格牵制。而越来越多的车辆需要大量的燃油资源。中国发展电动汽车其实是为了替代石油资源。我国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虽然近几年内大力倡导环保,增加绿色能源,但据报道显示,到2020年,中国火电的比例仍将高达60%以上。这是由中国能源结构决定的,中国核电所占比例也不过6%,低于全世界16%的平均水平,也低于日本的30%和美国的20%。
而现有的煤电资源其实很多都在浪费,为什么会有峰谷电价?就是因为不管是火电站还是水电站、核电站,发电厂是全天候持续发电的,如果发出来的电不用掉,用于发电的能源也就浪费掉了。一个发电厂发电能力通常是固定的,不轻易改变的,但是用电高峰通常在白天,造成白天电不够用,晚上则是用电低谷,多余用不掉的电就白白浪费。
虽然国家想方设法在移动用电高峰期,但也还是不能消耗掉大部分晚间浪费掉的电力资源。目前国内每天的峰谷电差达到10亿千瓦时,也就是10亿度,可以供应4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每天凌晨1点到7点之间的谷电时段为汽车充电,并不需要增加新的发电能力,还能减少电力浪费。 根本不需要增加新的发电机,由此看来,电动汽车在国内现有的能源结构下仍旧带着环保低碳的光环。
油价日益高涨 电动汽车前途仍显光明
今日,油价又宣告继续上涨,不断增加的车俩燃油费用让使用者倍感压力之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把目光转向了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到底能为使用者减少多少燃油费用呢?我们可以计算一下,以新近上市的瑞麒M1-EV纯电动汽车官方数据为例,该车百公里油耗为14-15度电,北京的居民电价为0.48元,以此计算,纯电动汽车百公里的使用成本为7-8元,相当于1升油/百公里。
这是足以令在油价高压下叫苦不迭的车主惊喜的数据。假设某车油耗为百公里8L,每年行驶20000公里,汽油车使用成本为11200元左右,而纯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为1600元左右,车主一年又可以节省近10000元。这样让人欣喜的数据着实让电动汽车的未来更加清晰。
中国大力发展电动汽车是以国家具体能源结构为前提的,电动汽车的发展显然不受核冻结的影响。在中国现有的能源结构下,发展电动汽车是明智之举。也相信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革新,充电设施不断的完善,我国的电动汽车会很快拥有自己的广阔市场,为环保节能开足马力。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