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合作研发电动车

来源:人民网      2011/9/6   浏览959次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昨日发表的网志指出,环保汽车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内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粤港在加强创新科技上的合作早有共识,但能否实现在二○二○年前将珠三角地区打造成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之一的目标,研发电动车是值得注意的领域。


  曾俊华在网志中表示,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全力支持香港发展新兴产业,其中包括创新科技。粤港双方去年签署的《粤港合作框架协议》提出,要在二○二○年前将珠三角地区打造成为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区域之一。他说,能否达到目标,关键在于双方在创新科技产业上的合作,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领域,是电动车的研发。


  曾俊华认为,香港近年从民间到政府都日益关注环境保护,一方面是因为大家越来越感受到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察觉到环保可以催生新兴产业,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二○○九年四月,政府成立了“推动使用电动车辆督导委员会”。委员会已在商业和住宅楼宇的停车场提供充电设施,目前已成功在全港设立超过三百个充电点,遍布港九新界十八区供市民使用。


  提到电动车的优点,曾俊华指出,电动车的最大优点是零排放,其次是效率非常高,可以有效利用电池中百分之七十五甚至更多的能量,而内燃机车辆却只能有效利用石油中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化学能。内燃机引擎必须在高转速情况之下才能够输出最大马力,相比之下,电动马达即使在低转速下仍然能够输出最大马力。因此,电动车辆起步时的加速表现更佳。


  曾俊华表示,电动车还有技术难题要克服,例如充电时间过长。汽车要加油,很快就完成;要充电就要花很长时间。虽然有一些经营模式(例如:Better Place)是可以处理一部分的问题,但事实上,充电基础设施非常昂贵,每次充电后行车距离也有限。这意味电动车的研发仍有很大空间。现在的科技使大部分在市面上推出的电动车的最高里程超过一百公里,大致可以符合香港一般非商业用家的要求。曾俊华举例说,去年香港一家电力供应商推出了香港第一个用作技术测试的电动车快速充电器,只需十五分钟就可以完成充电。随电池科技的日渐成熟,使用电动车的前景将非常广阔。


  内地也在锐意发展电动车。曾俊华表示,国际知名企业比亚迪(BYD)不久前落户科技园,设立电动汽车研发中心,是在香港进行研发的起步点。他们准备从深圳调派专业研发人员,与香港科研机构对接,共同研发。上月李克强副总理访港期间,见证了比亚迪与香港汽车零部件研究及发展中心(APAS)、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和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签订了共同研发电动车合作意向备忘录,同意把比亚迪研发的电动汽车与香港研发的汽车配件互相结合,应用到未来的新产品上。


  另外,曾俊华提到,比亚迪还与九巴商议,拟出租一辆比亚迪K9型巴士给九巴试行六个月。这辆巴士也是港深合作成果,将安装上APAS、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和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的研发配件,包括:车辆安全和乘客信息服务系统、长身车辆无线倒车监视系统和轮胎压力监测系统。据悉,这辆巴士将行走于尖沙咀至葵芳线。


(责任编辑:)


中电动车网版权声明:
中电动车网转载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作品侵犯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和删除。

相关阅读

用户评论

游客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快讯 更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