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同济大学倡议,国内一批在新能源汽车、地面交通、信息等领域具有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共同发起组建的“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先进地面交通创新联盟”,1月14日在我校同时揭牌和签约成立。国家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王志刚,科技部创新体系建设办公室主任、政策司副司长徐建国,火炬中心主任赵明鹏,高新司副司长陈家昌,高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袁建湘,办公厅副巡视员张炳清,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陆晓春,上海市经信委总工程师马静,我校党委书记周祖翼、副校长蒋昌俊、党委副书记方守恩、校长助理余卓平等出席联盟成立仪式,仪式由常务副校长陈小龙主持。
王志刚和周祖翼共同为“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揭牌,并与徐建国、赵明鹏、陈家昌、袁建湘、陆晓春、马静等领导共同见证了“先进地面交通创新联盟”签约。
王志刚在讲话中指出,同济大学具备了很好的科研技术条件,为联盟成立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他代表科技部对联盟成立表示祝贺,对联盟成员在科技上和产业上的贡献表示感谢。王志刚强调,“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要充分发挥科技合作优势,瞄准国家重大产业需求,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要产学研紧密结合,把国家战略、产业发展趋势、科技工作者的个人兴趣结合起来,促进协同创新;要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使联盟能够顺利发展,为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周祖翼在致辞中表示,同济大学面向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战略规划,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结合上海市“科教兴市”主战略,积极推进优势学科方向的凝练、高级人才队伍的集聚和特色创新平台的搭建,在新能源汽车等交通工具及地面交通领域,形成了燃料电池汽车和先进地面交通的优势学科群和特色科技创新平台。他希望联盟成员面向燃料电池汽车和地面交通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作、多技术集成的创新联盟,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持续的引领和支撑,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重要的贡献。
据悉,“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首批成员单位由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重庆大学4所高校,中科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3家研究机构,以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风电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新源动力有限公司、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昆山弗尔赛能源有限公司、北京清能华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广顺新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等国内12家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组成,集中了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和生产的优势力量。联盟内各成员单位将紧密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和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通过开展合作攻关、自主技术创新,力争早日攻克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核心及瓶颈技术,解决我国燃料电池汽车工程技术和产业化难题,加快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进程。联盟首届理事长由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章桐教授担任。
“先进地面交通创新联盟”则集结了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6家知名高校,上海科学院、中科院上海分院、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3家着名科研院所,以及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4家国有大型骨干企业,聚合了国内地面交通领域多方面的优势资源。“先进地面交通创新联盟”将充分利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业已形成的、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先进地面交通”优势学科群,集中各成员单位的优势学科资源、科技创新平台和高端研发人才,面向地面交通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深度合作创新联盟,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围绕先进地面交通领域的基础研究、前沿技术、人才培养、产业发展等多方面内容,开展深层次、高水平、国际化、可持续的合作创新,为支撑我国地面交通重大装备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我国交通装备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发挥重大作用。
在揭牌和签约仪式前,王志刚一行还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实地考察了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上海国际设计一场、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轨道交通实验线、多功能振动台实验中心、交通行为与交通安全模拟实验平台,并与“中国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成员代表座谈。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