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外国汽车厂商攫取了中国巨大市场中的大部分利润。不过中国正在终结外国汽车厂商的优待政策,着重发展本土的汽车技术和品牌。
这一巨大的变化正悄然地进行。2011年12月2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商务部对外发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并于2012年1月30日起施行。德国《明镜周刊》认为,这将对德国汽车厂商大众、宝马和奔驰发生毁灭性的影响。
如今,对诸如大众公司等全球大鳄来说,已经把中国视为最重要、最成功的海外市场。尽管中国市场整体销量下滑,一些外国公司却好运连连。去年前11个月,通用汽车在中国卖出约235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8%。而大众公司一家就在中国售出了200多万辆车,在2010年的基础上增长超过了15%。
但这样的增长大概已经到头了。发改委发布消息称,新《目录》调整着力促进制造业改造提升,“考虑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要求,将汽车整车制造条目从鼓励类中删除”,将“汽车整车制造”调整至允许类。这个细微而重要的举动,显而易见是希望帮助中国国内的汽车厂商开拓市场。中国内地媒体称,这有望成为汽车业开启后合资时代的一大推力。
不过,显然给外国汽车制造商踩刹车并不容易。
中国制造商的挣扎虽然商务部有关负责人称,通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吸收外资,中国汽车产业,特别是整车制造领域已取得长足发展。并提供数据证实,2010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均超过1800万辆,连续2年位居全球第一,在充分满足国内需求之外还实现了部分出口。
但与外国汽车制造商相比,“构筑您的梦想”的比亚迪等中国厂商正在增长缓慢的市场中挣扎。在中国政府减少国家的购车补贴后,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在2011年只增长了3%,而前一年的数据是30%。
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向外国汽车厂商开放市场时规定,外国汽车厂商只有与合作伙伴在中国建立外资比例不高于50%的合资企业,才可以生产汽车。这一条到目前还没什么变化。中国政府希望利用这些外国企业给本国公司做导师。同时,希望在中国100多家汽车厂商中,将来可以培养出一些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
不过,这个计划进行得不是很顺利。中国的国有企业并没有学会现代技术,或是创造自己有吸引力的民族品牌,他们经常做的是通过合资企业轻松地赚钱,把所有的商业运营都交给外国人。只是近年迫于政府压力,才加倍努力地创造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中国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只有30%的份额。
“中国自主品牌更快的成长,也使得外资发挥作用的空间相对有限,将汽车整车制造从鼓励类删除,也是考虑到鼓励国内企业更好的发展。”发改委经济研究院有关人士说。
可见,在合资整车项目大发展之后,政策制定者希望汽车业的招商引资更靠近原先的目标设计,即培育本土关键零部件产业链,进而为自主品牌汽车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但现在似乎为时已晚,大众等跨国公司已经开始用其像斯柯达这样的低端品牌挤压中国厂商的份额。大众还计划加强它来自西班牙子公司西亚特的经济车型。
更爱外国原型车无疑,这一新策略是给外国厂商施加压力,要求它们和中国合作伙伴一起生产国内品牌的汽车。因此,分别引入通用和日产的合资企业推出了宝骏和启辰。作为对于在广东佛山设厂的交换,大众还承诺在2013年年初推出电动汽车-开利。
但中国消费者并不喜欢这些“自主品牌”,他们还是更喜欢它们的外国原型。此外,为了安全方面的考虑,外国公司在其母国的总部开发主要的技术。
这意味着中国规划者很难实现他们的雄心。如果能如愿的话,中国的汽车工业应当可以取得和高速列车生产一样的成功。
此前,通过机智的谈判策略,中国铁道部让德国、法国、加拿大和日本生产商互相争斗,使他们不得不出让自己的核心技术。结果是,在其他的国际商场上,中国火车早就成为他们前导师的有力竞争者。
现在,对外国投资政策的缩紧,可能让这一切发生在汽车工业,导致汽车工业的技术转移加速。
外国汽车厂商的活动依然是被允许的,汽车发动机、汽车电子器件和变速箱等部件依然欢迎外国投资。新《目录》将汽车整车制造从鼓励类删除,至允许类,调整的方向就是将鼓励重点由“整车制造”转变为“关键部件的制造和研发”。虽有调整,但并未明令禁止,因此对已进入中国的合资公司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同时对于新引进的外资项目仍按现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实施外资准入管理。
像大众这样早就在中国站稳脚跟的公司,其商业活动不大可能受到国家取消支持政策的影响。虽然,要开设新厂或在中国内地建设分公司,新规则的限制就会显示出来,但对于早已做好未来十几年布局的巨头们来说,这些制约并不存在。
未来在于电动车虽然有了新规定,管理者并没有指望他们可以迅速在技术上赶上外国厂商。相反,他们把雄心寄托在汽车行业的未来-电动汽车上,并正迫使外国厂商与国内厂商在这方面开展合作。
与现行对外资投资整车股比限制相同,新《目录》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项目中,要求对能量型动力电池的外资比例不能超过50%。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认为,新《目录》鼓励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但国家希望本土企业在关键零部件发展上取得主导地位,这才是最重要的。
和由于国家支持而占据世界市场领先地位的太阳能产业一样,中国在汽车业的长跑中领先的希望在于,占得电动汽车竞争的先机。为此,新规中包含另一个重要的规定:不允许外国厂商独立在中国制造汽车电池,外国企业在中国的汽车电池制造企业中的股份不能超过一半。
不过张志勇表示,发改委并没有明确对外商投资新能源整车项目怎么处理。这可能成为此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漏洞,外资可能在新能源汽车项目中植入传统整车项目,因为目前单纯做新能源汽车还不能盈利。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