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句名言:“第一个教大学的人肯定没有读过大学。” 一个人永远也不要看轻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只有勇于挑战自我,不断地向更高层次迈进,才有机会发展,紧贴时代脉博。
但是,具备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资质和能力,并不意味着你就是成功的企业家,要看准时机、把握时机,才能脱颖而出,你才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台铃董事会的孙木权、姚立、孙木楚、孙木钗四位创业者进军我国电动车行业,正是基于他们对时势的准确判断。
2004年,受国际油价不断上涨以及部分大城市禁摩政策的影响,中国摩托车市场遭遇打压危机,销量日渐萎缩,前景不被看好。摆在台铃4位掌舵人面前的路只有二条:要么继续做摩托车、要么转行;前者不担任何风险还有钱赚、后者要担风险且前景还是未知数。开企业要赚钱,无可厚非。一家企业,除了老板要赚钱之外,还担负着国家的税收以及解决就业等社会责任。
时势造英雄,台铃创业者是在中国电动车行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转行的。从电动自行车的最初出现,中国电动车行业的发展从1995年清华大学研制的第一台轻型电动车出世开始,到现在的五花八门的林林总总,掐指算来已过十年又六载。然而这十六年中,却记载了一个产业成长的神话,也记录了一个从无到有,再发展成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轻型电动车产业的历程。这一个只属于中国的新产业在短短的十六载内,已经成就了让全世界仰慕的产业规模。其发展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电动自行车的初级阶段、初现生产规模化阶段、超速发展阶段。
台铃电动车就是在行业爆发的初现生产规模化阶段进入电动车领域的。这个阶段,全国电动自行车的总销量突破1000万辆,2005年达到1200余万辆,且呈井喷发展之势。一时间,挤入这个行业的电动车生产企业高达2000余家,产品也是良莠不齐,行业呼唤大品牌引领中国电动车的发展方向。
一代台铃创业者投身电动车行业,正是顺应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电动自行车当时在中国乃至世界属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电动车制造投资少,见效快,适宜小企业经营,配件从江浙采购,市场由以本地为主迅速扩张到全国甚至国外。周而复始,企业发展壮大的原始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爆发,直指一流。
“盛极必衰,月盈必亏。” 道家的朴素辩证法目自然也适用于商界。当一个行业刚刚兴起时,往往意味着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也同时意味着需要一个艰苦的开拓过程。当一个行业非常成熟时,容易进入,但也意味着发展前景有限。在一盛一衰之间,蕴藏着无穷的风险和机遇。
正可谓,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审时度势,是为商者最重要的素质。
机遇来了,许多人都能发现,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成功者并没有天生的把握机遇的能力,他们只不过是在平时多留心、多观察、多思考,并且多积累了一些知识与经验而已。
四个善于拯救自己的人首先要具备突破困难的想法,这样才能够战胜自我,彻底改变命运。的确,在拯救自我的过程中,完全不必为弱小而彷徨,只要把握好机遇,克服危机的路就在脚下。回顾当初的转行到电动车行业,做一行自己完全陌生的产品,你能说台铃创业者不具备独到的商业眼光吗?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