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2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引领作用的骨干企业,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区,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左右,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商业化。
推进LED等产业化
《规划》提出,今后将锁定“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达到22纳米、大生产技术达到12英寸28纳米,掌握先进封装测试技术,初步形成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与材料配套能力。”同时,新型平板显示面板满足国内彩电整机需求量的80%以上,新一代显示技术取得突破等目标。电子专用仪器设备和材料基本满足国内配套需要,形成核心竞争力。
为此,规划提出实施“关键技术开发、产业化、创新能力建设、骨干企业培育”等4大方面的重大行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电子信息产业所副所长李颋认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明确发展导向,有利于东莞产业有的放矢、重点突破。东莞要把握好这个机遇,大力在“整机提升、基础电子跃升、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推广渗透”等方面加大发展和支持力度。实现东莞从“制造”产品到“定义”产品;从“生产”产品到“创造”产品的转变,真正实现转型升级的目标。
构建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
对于东莞呼声很高的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战略,《规划》也有其具体的目标体现。其中提出,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初步形成与市场规模相适应的充电设施体系和新能源汽车商业运行模式。形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和电控技术创新发展能力,动力电池模块比能量达到300瓦时/千克以上。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充电设施网络满足城际间和区域内纯电动汽车运行需要,实现规模化商业运营,使得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同时,将开展“创新能力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化推广”等3大方面的重大行动。据悉,在产业化推广方面,《规划》提出将稳步推进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加强综合评价,积极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新能源汽车整车租赁、电池租赁以及充换电服务等多种商业模式,形成完善的市场推广体系。
建设太阳能应用示范城市
《规划》提出, 2015~2020期间,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系统在用户侧实现平价上网。同时还开展“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市场培育”两大方面的重大行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培育方面,我国今后将建设大型光伏电站,组织实施金太阳工程,开展微电网供用电示范,建设太阳能应用示范城市。开展太阳能热发电工程示范和适时大规模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及太阳能在供暖、制冷和中高温工业领域的应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研究院光伏产业研究所博士耿怡认为,“十二五”规划对东莞光伏产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国家大力推动光伏市场发展,对于东莞市通过应用带动产业发展将带来极大利好。尽管目前光伏产业遭遇暂时困难,但长期看市场仍保持增长势头,增长率维持在25%左右。
耿怡建议:“东莞可充分利用国家‘十二五’期间对薄膜电池扶持这一时机,从装备、原材料等产业链的上游环节和高端环节切入,快步抢占国内产业发展制高点。”
(责任编辑:)